《孤军》一书乃家族个案史与王朝兴衰史紧密结合的典范之作。全书以八旗贵族费英东的子嗣,即苏完瓜尔佳氏观成(约1790-1843年)、凤瑞(1824-1896年)、金梁(1878-1962年)这一家三代人为主线,揭示出该家族百余年浮沉消息的“小历史”,适时而巧妙地牵引出清王朝兴盛衰亡的“大历史”,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族群认同”等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回应和阐释。
一直以为这本书是讲清初,居然是讲晚清?!讲杭州旗营……那你跟我扯什么满洲性、内亚性!作者就呈现严重的精分,不停地抽自己嘴巴,刚罗列主人公大量汉化的事实,就要硬往满洲性拉一拉。 但是这所谓的族群认同,更接近儒教的为臣之道,有相当数量汉人入民国以遗民自居,王国...
评分一直以为这本书是讲清初,居然是讲晚清?!讲杭州旗营……那你跟我扯什么满洲性、内亚性!作者就呈现严重的精分,不停地抽自己嘴巴,刚罗列主人公大量汉化的事实,就要硬往满洲性拉一拉。 但是这所谓的族群认同,更接近儒教的为臣之道,有相当数量汉人入民国以遗民自居,王国...
评分一直以为这本书是讲清初,居然是讲晚清?!讲杭州旗营……那你跟我扯什么满洲性、内亚性!作者就呈现严重的精分,不停地抽自己嘴巴,刚罗列主人公大量汉化的事实,就要硬往满洲性拉一拉。 但是这所谓的族群认同,更接近儒教的为臣之道,有相当数量汉人入民国以遗民自居,王国...
评分柯娇燕《孤军》的精华,其实不在于文化-种族(Race)-族群(Ethnic Group)的流动式的满人身份的分析思路,也不在于“外在的形塑机制消失后,寻在内在的自我认同”,或者“满人的身份认同是汉民族主义的镜像”等名言。 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无法串联起整本书。所以很多人读完后...
评分非常喜欢这本书,美国人真是有一套。我是先很艰难的读了《半透明之镜》再回过头来读《孤军》的。她的文采真是非常漂亮,翻译也很棒。结构很巧,用杭州驻防八旗的一个贵族三代人的视角分别去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探讨满族的身份是怎样与历史互动的,可以叫做一种“...
3.75星……
评分通過三代滿人“滿洲性”的覺醒,論證應用涵化(acclturation)代替漢化。寫法頗有情感,但說理不足,行文亦枝蔓過多。
评分书写得悲壮、感人。“Orphan Warriors ”,孤军,书如其名。读的时候心里拖着好长、好长的叹息,好几处文章的地方欲哭无泪、欲说还休、欲辩已忘言,想哭出来又被哽住了…… 直到如今,我仍对满人一无所知。
评分写的很好看,姑且不论满洲性在其中被建构是否事实充分,仅就家族史的书写来看,颇为精妙。读者见证了十旬间一个家族的兴亡与一个时代的终结,一如金梁所谓「吾满寥落,同族凋零」。 柯氏笔下满洲性与旗人自我身份认同显然更多在被外部环境所「形塑」外包含了自身的觉醒。有些叙述当然可以有更大的讨论空间:比如清军破江南中汉军的占比及参与度,比如辛亥革命中满人遭到的报复性屠杀,以及作者坚信清季排满=种族主义,但无论如何这些也不能掩盖柯全书一以贯之的洞见之光芒。 说点题外话,钟焓对一本成书于90年代的作品大加批评,意义有限,反倒是钟先生在某官报上大批新清史分裂赵国历史虚无主义,个中用意有些微妙。赵国新清史的拥趸多为右狗,但美国的新清史派却难逃左派史学之标签,而在赵国却被左狗批评新帝国主义,也算得上是人间喜剧了。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在描述一个作为社群体的家族,如何抵抗衰落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