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星凱.一九八六年生,空白地區工作室負責人、黑文化出版總編輯、學學文創講師。裝幀作品逾百本,曾獲德國iF傳達設計獎、臺北書展金蝶獎銀獎 / 銅獎 / 榮譽獎(二件)、海峽兩岸十大最美圖書、 APD(Asia Pacific Design)收錄。著有散文詩集《不想工作》。
書設計是體現一個文化接收訊息的方式
專文──對談──採訪
設計師、編輯、作家都想知道的「理想書設計」
一位設計師,三個名字:空白地區.Fi.彭星凱。未滿三十的輕齡,擁有十二年工作資歷與七年出版設計經驗。他的作品優雅而富有哲學,溫潤卻一針見血,連結作者與讀者意識的彼端,讓原本疏離的,產生共鳴,馴服每個素材,創造精準的視覺語言,完整商業目的同時達到難得的個人性與精神價值。
本書自彭星凱逾百本的優秀作品存菁,從理念綜觀到材質細節,以簡約符號探透平面美學的可能性。更深刻地,他回頭溯源出版的本質,整理設計師、編輯、作家對「理想書設計」的三方觀點,再行自我驗證與辯證,是一本臺灣出版設計十年間的專業觀察。
──「我想要寫一本誠懇的書,它是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
6位設計師×3位編輯×3位作家
Part 1 臺港六位指標設計師選薦評析──〈吃書的馬的朋友們〉
Part 2 空白地區七年作品自選輯+六篇創作短述──〈吃書的馬(有時候也喝啤酒)〉
Part 3 與時報、遠流、印刻出版社主編深刻對談──〈編輯食堂〉
Part 4 臺灣出版設計總體觀察,設計師在創作之路的誠懇自白──後記〈表演者沒說的事〉
Part SP 川貝母.Anthony Marra.駱以軍,文學作家理想中的書設計──〈被詮釋者.專訪〉
附錄《吃書的馬》印刷工單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般般。还欠点火候。
评分是一本讲述书籍装帧企划思路的书。 装帧是一本书的脸面,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本书的命运有很大一部分也掌握在装帧的手中。 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分享一些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构思和灵感,可惜的是,一个设计师的表达有限,或者可以说,这些想法实在太难用文字表达。 从不多的字数里面捕捉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是阅读此书的难点和乐趣所在。比较享受的地方在于内容排版简单干练,还有很多精美装帧可以欣赏。
评分这本书的好,不在设计本身,或它是作品集本身。事实上我觉得作为作品集是不太够的,虽然形式非常讨喜。但是几篇对谈和作者的内心独白,共鸣不是一两次,极有诚意。
评分因為對書的題目和封面設計感興趣,所以在2019台北書展時買來這本書。書設計像一首視覺的詩,一本好書如果能遇到一位懂它並能準確表現它的設計師,是莫大的幸事。
评分飞机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