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地图:权力 掠夺和占有
地图专家、《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教授向我们揭示地图的奥秘——地图是如何制成的?制图方法如何发展?地图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地图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伟大历史时刻的缩影,是政治权力的强大手段。地图可以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却又可以是极具毁灭性的政治势力的工具,能引起偏见,使世界扭曲变形。
第一集:http://www.acfun.tv/v/ac2637875
第二集:http://www.acfun.tv/v/ac2637875_2
第三集:http://www.acfun.tv/v/ac2637875_3
---------------------------------------------------
※编辑推荐※
★ 本书版权已售出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11个国家及地区,风靡全球。
★ 全书图文并茂,收录近100幅珍贵地图及50余幅精美历史图片,半数以上为彩色。
★ 通过十二幅地图切入描述十二个世界历史的关键节点,剖析世界历史与人类精神的进程。
★ 完全颠覆你观看地图的视角,带你进入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
※相关推荐※
一本有关制图艺术的历史书,迷人、全面、新颖。在地图中追踪人类思想的模式,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
——汤姆·霍兰德,《卫报》
正如这本插图精美的书所指明的,从古代时期起,地图就承载了大量的象征意义。本书内容丰富,让人无法自拔。
——辛克莱·麦凯,《每日电讯报》
布罗顿捕捉地图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的视角非常敏锐,揭示了地图为何、为谁而作,隐藏着何种目的。
——罗伯特·梅休,《今日历史》
通过地图讲述世界历史——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有人想出这个妙招?布罗顿这本书不仅博学,而且扣人心弦。
——《法兰克福汇报》
※内容简介※
这不仅是一部通过十二幅地图讲述世界历史的著作,更可以从中看到地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流变。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
杰里·布罗顿,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领土交易:现代早期世界的地图绘制》《全球性角度:东西方之间的文艺复兴艺术》(合著)等。
地图是科学与艺术的产物,是对感官世界的迷人解读。地图里,既有对空间的感知,同时也是关乎帝国、金钱与探索的认知。地图不仅标示山川河流,也是文化差异与偏见的明证。作者从现代地图之父托勒密说起,一直谈到最时髦的谷歌地图,尽管只选取了12张地图回顾并解读历史,书里依...
评分地图,这个名词在我的知识体系里一直以来都很稳定。我几乎从未考虑过这个词的概念、外延以及意义有什么问题。最多,让我给地图下一个诗意的定义,我会说,地图就是大地的印象。我们把丰富的信息抽象成符号,把符号标注在二维的平面上,从而获得行走的自由、判断的方向和过...
评分谷歌地图标榜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准确指出我们的位置,“我们将成为知道迷路是什么意思的最后一代人”。此语虽有言过其实之嫌,倒也有几分道理。电子地图大显神威,如今,人们很少需要问路,智能手机自会替我们安排。包括语音导航、沿途设施、乃至交通拥堵情况,我们对这份唾手...
评分长久以来,绘制一幅完美地图一直是人类文明追寻的理想目标。“如果世界失去地图,我们将身处何方?”答案自然是迷失方向。 如果说地理学是“历史的眼睛”,是人类对于历史记忆修建的永恒剧场,那么不同时代与文明间绘制的世界地图,就好比一面镜子,让我们对于往昔留下的记忆...
评分长久以来,绘制一幅完美地图一直是人类文明追寻的理想目标。“如果世界失去地图,我们将身处何方?”答案自然是迷失方向。 如果说地理学是“历史的眼睛”,是人类对于历史记忆修建的永恒剧场,那么不同时代与文明间绘制的世界地图,就好比一面镜子,让我们对于往昔留下的记忆...
非常好的内容。很多资料看似一笔带过,实际上经过详细的查询。翻译准确,但略显晦涩。
评分历史书做成这样真是太赞了!
评分非常一般,只是制作精美而已,幸亏没买。。。
评分非常一般,只是制作精美而已,幸亏没买。。。
评分读了一个半月,今晚终于读完了。起初还以为这是本常见的那种图文并茂、蜻蜓点水的通俗普及读物,没想到这几乎就是本学术书啊,信息量太大,几乎每一章都是一篇论文。读的很慢也是理所当然了。地图、地理学与政治、权力、宗教、普世价值等都有着深刻的关系,并不仅是我们惯常认为的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方式。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单一的结论,但提供了多个认识地图的视角。古人说河图洛书,图作为世界观的一种物质呈现,的确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意义。这也难怪近年来,很多新出的史学著作都会使用地图。在我看来,地图本身蕴含着普世性,从古至今,这种普适性在基督教的大公性、东亚的天下体系、大航海时代的世界观、民族国家的地缘政治和网络时代的开放信息社会。所以,我认为地图尽管各自不同,但还是有着一以贯之的东西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