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马什 Charles Marsh,“没有一个想要认识朋霍费尔的人可以绕过查尔斯·马什的书。”(朋霍费尔密友贝特格语)。作者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亚市,毕业于戈登学院、哈佛大学以及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宗教研究教授,是德国洪堡大学朋霍费尔研究问题访问教 授,2010年美国古根海姆奖获得者。
“没有一个想要认识朋霍费尔的人可以绕过查尔斯·马什的书。”
这是迄今为止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最为全备的传记,他被称为德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二战时期屈指可数的清醒者,影响至今的思想家,他先知性地预见了欧洲的今天。通过首度解密的大量资料、精致的细节处理、冷静且深情的笔触,作者为我们描绘出朋霍费尔生动的一生以及他深邃的思想。举国纳粹化的狂潮下,作为一位德国知识分子、神学家,未随波逐流,且实际参与了暗杀希特勒的计划之中,最后殉难。查尔斯·马什为我们捕捉到了这位在欧洲最黑暗时期仍然持守真理之人的一生。从他在柏林顶尖学府的求学生涯,到他在美国思想发生的转变,以及他放弃前途,因为对真理的跟随再次返回德国。我们见证了他对真理的执著。当他选择站在犹太人这边时,他是站在了整个纳粹德国国家权力以及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对面。人性中的瑕疵,内心里的挣扎,作者带我们认识了一位真实且复杂的人,也带我们走上了这条陌生的荣耀之路。他和我们是有一样性情的人,一样沉重的肉身,一样的怕与爱。他留给我们一系列看似简单,却无比重要的问题,拷问着我们的良心去回答:人之为人,其意何如?
《陌生的荣耀——朋霍费尔的一生》书摘 作者:查尔斯·马什 周怡/整理 自大的童年 与二十世纪大多数新教神学家不同, 迪特里希· 朋霍费尔并不是出身于神职人员家庭。 1906年2月4日,朋霍费尔生于布雷斯劳, 在八个孩子中排行第六(他的双胞胎妹妹第七), 父亲是一位天赋极...
评分将全书读完之后,就会深深地感到,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很棒的好书。作者主要依据柏林德国国家图书馆新近收藏的25箱“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档案”,而且将传主朋霍费尔一生当中曾经呆过的地方几乎走了个遍,然后通过极为专注的构思,写下了这部皇皇巨著,它客观、详实地记录了朋霍费...
评分如果柏林城里还有一个义人 云也退 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坐落在赫茨尔山上,馆外有一片矮树林,取名“Garden of the Righteous”——正义者花园。正义者,确切的定义是,在大屠杀和二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过犹太人的非犹太人,也就是说需要同时满足好几个条件,才能在...
评分2017已读08。决定版朋霍费尔传记,作者走访了几乎所有朋霍费尔生活、旅行、工作过的地方,收集了大量一手档案,巨细靡遗地再现了他的一生,既揭示出他在思想上的诸多转折点,也还原了一位出身高贵、喜好美食华服、脾气暴躁、举止优雅的德国路德宗青年神学家的形象。
评分花的功夫不小,用了不少新资料。总体水准和学术性比梅塔萨斯那本强一些。
评分读过之后就像走过了朋霍费尔的一生,短暂的生命充满了惊奇,神的恩典带领随时都在。
评分总是喜欢他身上那些不像基督徒的段落:出生于整个德国最高等的文化圈,至青年尾声依然携带的优越感,穿衣讲究,在外地衣服脏了都寄回家里洗涤再邮寄回来,去巴塞罗那赴任时一拖再拖。是那个时代的德国人,身上总有民族主义的印痕,不论是后来寻求英国对纳粹内部反对派支持时依然天真地期望保留德国领土完整,或者对柏林奥运会那种激动又厌恶的心情,都可见这种徘徊。但每每读到他因为曾拒绝为自己妹妹的公公,一个犹太基督徒,主持葬礼而痛苦到人生的末尾,在1933年疑虑认信教会过于关注教会纯洁而非犹太人的受苦,1938年主张所有犹太人应被作为圣约中的儿女被接纳,还是太过动容。他生在新教自由主义神学和巴特的正统神学之间,一直在做的却是让神学适应其历史处境和此时此地的责任,并坚持这是一种道德的必要性。这本传记写法比较有凡人感。
评分碎片时间看完这本,整整六百多页,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他小时候思考永恒、喜欢躲在小花园孤僻的性格,喜欢艺术与戏剧,喜欢旅行,也在旅行当中思考。也是家中唯一一个读神学的孩子随着年纪增长就越是柔和,最后描述在狱中的两年中的生活,很是心疼。他安慰隔壁的囚友,为他们祷告祝福,安慰家人为他担忧的心,读到最后传主在狱中写下最后一首诗给家人,边读出来,很是激动。到底他是存着怎样大的盼望呢?才能在狱中很平静的度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