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讲席教授,香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与他的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体现在他的作品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 于杭州转塘)、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杭州南宋御街综合保护与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2010年,和陆文宇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2年,获《华尔街日报》评选的“全球创新人物奖”。201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 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昨天在一个小微信群里聊天,一个朋友说了这么一件事情——单位里一个姑娘和男朋友分手了,因为她觉得对方的level比较low,她的目标是要再往上爬的。 我有点诧异,为啥自己往上爬就要和男朋友分手?而且就能成功吗?用任素汐的话说,难道分手了就可以去“睡服”上层人物呢?朋友...
评分中国的房子往往讲究风水,是在山水之间还是四野空旷,是栽几个树还是挖个池塘,每一个精心的设计都是为了让自己乃至未来的子子孙孙收获万世福报。 在风水的基础上,我们现在也更在意房子的造型设计和功能设计。从故宫斜对面的国家大剧院,到东三环的央视大楼,从望京和朝阳门的...
评分昨天在一个小微信群里聊天,一个朋友说了这么一件事情——单位里一个姑娘和男朋友分手了,因为她觉得对方的level比较low,她的目标是要再往上爬的。 我有点诧异,为啥自己往上爬就要和男朋友分手?而且就能成功吗?用任素汐的话说,难道分手了就可以去“睡服”上层人物呢?朋友...
评分所以建筑到底是什么?建筑师到底应该做什么?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失去了其为宗教表意的使命,所以对这件事的理解莫衷一是。王澍的《造房子》在阅读上是享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当我查其他资料去对应他的得意之作国美象山校区时,又发现其他的问题,到让人五味杂陈。象山...
评分应朋友之邀,到贵州的盘县去做公益培训,因为是长途出差,路上抓了好几本书看,其中一本就是我从孔夫子网上以半价买来的王澍的《造房子》。 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我是当年在同济的时候,认识的建筑系的同学雍俊这里听说过这个人,大概就是这个人很有才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就下...
一开始我是被作者的名衔唬住了,然后被宣传文案吸引了,接着被写得最好的两篇文章所传达的逛园造园理念彻底忽悠了,此刻却只想问一问不考虑房屋使用者感受的房子是好房子吗?“我厌恶那些有过强个人表现欲的设计。”(作者语)作为房屋使用者我们都讨厌。可见编辑和作者都是一个朦胧模糊法营销好手。
评分我是看到豆瓣上高分才买了本 在读中 但不喜欢骨子里狂傲与戏虐 一个真大师,带来的应该是平静与宁合。 …… 只能说这本书顺应了当代的脑残文化
评分算是王澍的一本随笔集,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国美象山校区的那个房子,提过最多的一句内容也是“房子造好了以后,才出现了象山”,一句话概括了王澍的朴素与张狂,也稍许提到了对于当代建筑的看法、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师造建筑时面对现实的困境,很喜欢这本书的纸张
评分我是看到豆瓣上高分才买了本 在读中 但不喜欢骨子里狂傲与戏虐 一个真大师,带来的应该是平静与宁合。 …… 只能说这本书顺应了当代的脑残文化
评分主观性强,不真诚。透出一股子幼稚和傲慢。很厌恶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