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前往秘鲁、智利海域钓鱿,其间渔船失去踪迹。出海8个月后,被中国渔政船拖带回港时,船上只剩11名船员。历时近两年的侦办和审理,11名生存船员被判杀害22名同伴。
但这并不是人性极恶的全部。在这场骇人听闻的悲剧的背后,掩藏着被人们忽视的底层小人物的命运。
这是一部和《冷血》一样震撼人心的优秀非虚构写作作品。
作者历时三年艰苦采访,试图还原这场骇人听闻的杀戮,拷问被极端、残酷的环境扭曲的人性,抵近观察底层人挣扎求生的苦难命运……
郭国松,著名法律报道记者,历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中国周刊助理总编辑、法治周末执行总编辑、21世纪传媒法律与新闻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现任21世纪传媒影视部总制片人,著有长篇小说《天在看》等。
人性的扭曲,丑恶。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船长能妥善处理好。多为这些人想想,也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哪怕就是打个卫星电话跟公司说,骗骗他们,就说能给你们每个人45000也行啊,最起码不死人。安安稳稳钓两年鱼,什么事情回到岸上在解决。感觉太恐怖了。我看过大逃杀,那毕竟是电影...
评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和目的,有人的地方就有肮脏的阴谋和背叛。 残酷的现实,早已将人性扭曲到极点。“鲁荣渔2682”号发生的事件表明,当面临生与死的两个极端的选择时,人性之恶可以无限地突破底线,每个人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基因变异,仿佛“潘多拉盒子”中放出来的魔鬼,即...
评分喜欢纪实文学,是从这本书开始。作者辛苦考证,高度还原了船上所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心理变化描写的清晰、得当。船员被公司欺骗、失望、争执、猜忌、谋杀、内讧、清洗异己、求生、绝望、为虎作伥、投名状每个时期的每个人变化都令人读来惊异,唏嘘不已。这些来自不...
评分喜欢纪实文学,是从这本书开始。作者辛苦考证,高度还原了船上所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心理变化描写的清晰、得当。船员被公司欺骗、失望、争执、猜忌、谋杀、内讧、清洗异己、求生、绝望、为虎作伥、投名状每个时期的每个人变化都令人读来惊异,唏嘘不已。这些来自不...
评分喜欢纪实文学,是从这本书开始。作者辛苦考证,高度还原了船上所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心理变化描写的清晰、得当。船员被公司欺骗、失望、争执、猜忌、谋杀、内讧、清洗异己、求生、绝望、为虎作伥、投名状每个时期的每个人变化都令人读来惊异,唏嘘不已。这些来自不...
这些年实在出了太多篇声名赫赫的鲁荣渔特稿,本书也只好胜在一个详细了。作者写作中明显有犹疑,不知道到底是侧重特稿,还是杜鲁门,结果搞的像割裂的今日说法,这边在重演罪案现场,那边在画外音地机械点评与连线嫌疑犯。深度和制度批判都有欠缺,技巧也不足以支撑拉长到几倍的长篇,要做横断面太难了
评分比时尚先生那片特稿的细节多了很多,看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评分内容丰富,中间插入很多对受害者家庭状况的描写,除了管理人员,其他钓鱿作业人员都是家庭贫困,为了赚多点钱出海。弱势群体受到欺骗后反应要比一般人强烈,更何况在大洋上没有任何支援,最后变成了互相杀戮,匹夫之怒也会血溅五步。晚上一个人看总觉得不寒而栗,看完也很难去评价,只能说鑫发公司的欺骗性合同极其恶劣。个人觉得到这里就足够了,毕竟很多东西死无对证了。
评分我从未喜欢过大海,不管它多么壮美辽阔波涛汹涌,都蕴含着未知的危险,如同海洋中变幻莫测的人心。艰苦寂寞的环境,闻到血腥味的人群像鲨鱼一样失去理智互相撕咬吞食,这部纪实文学作品冷静详细地揭露了2010年渔船上那残忍的一幕幕,你无法要求他的文笔去抒情,这就够了。只是感觉,有许多更真实的东西每个当事人都不敢也不能说得更透彻。
评分作者自己也说了,成书和最初设想的作品相去甚远。作者的采访仅限于展示船员坎坷而赤贫的生活,然而造成血案根本原因的渔业公司的模糊合同,官方没有任何追责和解释,作者也几乎完全无力涉及。背后承受了怎样的压力,难以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