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肯•赫尔曼

全球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澳洲首位正式获得重症监护专家资格的医生,

辛普森健康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临床加护医学》等著作。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肯•赫尔曼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李婵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37956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我想读这本书 
  • 好书,值得一读 
  • 医学 
  • 死亡哲学 
  •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科普 
  • 死亡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是一本帮助我们思考生死意义的深度叙事医学作品。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温暖的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神秘ICU里的医学真相,倡导无创抢救与临终关怀。同时,《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深入剖析医生的责任与抉择困境,更站在医生与病人的双重角度,理性探讨医患关系,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了真诚的反思和建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说一大幸事是“老得太慢,死得太快”。母亲在我高中的时候一次不经意间看到有人把逝者的骨灰撒在大河里。回家后,母亲很激动,很赞同,并当着我们说以后她去世了也要这样让她可以自由徜徉在大江大海里。那时候不禁感慨,我老爸和老妈的生死观差别怎么这么大呢?母亲能坦...

评分

谈到死亡,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恐惧,逃避,忌讳。我们都欣喜着新生,我们都抗拒着死亡。如同在产科病房或者手术室外总是围着很多眼神期盼的家人,而重症监护室的家属往往寥寥无几。一直陪伴他们的大多数冰冷的仪器,家属时刻的守候都是一件伟大感动的事。同样是生命,就该...  

评分

文/兰言寄墨 《泰坦尼克》最让我念念不忘的镜头不是Jack抱着Rose在船头迎风飞翔,而是船体触角后,众人面对死亡的表现,有相依而眠等着死亡来临的老夫妇,有淡定从容的乐队依旧鸣奏,有无可奈何的年轻父母抱着孩子哭泣。当船沉没入海,镜头拉远,众生如蚁,生命是如此脆弱不...  

评分

评分

我是一个及其怕死的人,一定点小病,就感觉自己要死掉了。 每次看到有人不幸得了重病,都会想如果换成自己怎么办,是选择消极自杀彻底解除痛苦不连累家人,还是顽强斗争折磨的不成人形但求一线希望呢? 似乎关于生死,真的很难抉择。毕竟既想多看一眼这个花花世界,好好吃喝...  

用户评价

评分

芸芸众生,生死一线,好好活着,因为要死很久。

评分

2016年10月7日读毕,此书是重症医疗的反思之作,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其一,该书交代了医生上门服务是怎么演变为在医院内借助高科技手段延续生命的过程。其二,作者反思了医生作为利益集团互相庇护,而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本来目的。其三,医疗救助的成本效益分析缺失,造成医疗费用疯涨,而这种技术应用的前景不乐观。其四,人在医院中,面临死亡时的恐怖远甚于想象。其五,敢于叫板医疗体制的医生有,但是代价很惨重,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要进行医疗改革的原因所在。

评分

没有读原文,但大段与章节标题无关不知所云的文字应该不是翻译的问题吧?难道是排版错误?

评分

“现代医学不确定自己的局限在哪儿,但是,他们总是一致夸大治疗的作用。社会不规定医学的局限在哪儿,却总对医学抱有乐观的态度,似乎坚信医学无所不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评分

阐明了现代医学让人困惑的地方,即试图纯技术化地维持生命,这本身是对的吗?但全书只有破,没有立,内容本身实际上比较单薄,不如《最好的告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