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戏新谈

旧戏新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裳(1919—2012),原名容鼎昌,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1919年生于河北井陉,原籍山东益都北城。曾在南开中学和交通大学就读。1944年被征调往中国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后任《文汇报》记者、编辑。有著作《旧戏新谈》《妆台杂记》《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榆下说书》《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笔祸史谈丛》等行世。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黄裳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7-28
价格:3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20189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戏曲 
  • 国学 
  • 黄裳 
  • 大家小书 
  • 艺术 
  • 文化 
  • traditional.opera 
  • review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黄裳的 《旧戏新谈》称得上是一本“大师小书”,《旧戏新谈》是他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八年间在《文汇报》副刊写的关于戏剧的杂谈的结集。这辑文字笔调轻松诙谐,因此读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能窥当时社会一斑。在书中,黄裳信笔由之,论戏、论人、论史、论证,每有种种不同的新见。 读者无须苟同,亦无须苟异,尤其是月旦人物之笔,求同存异可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京剧掌故 大家小书系列之《旧戏新谈》笔记 1.简评: 整个系列不少深入浅出的好书,但是这一本不是,不是。 如果翻开目录,你可以知道,所谓“名人加持”的,前面好几个序,后面好几个跋。 一个人,戴了几个帽子,穿了几双袜子,显得底气不足。 这本书是作者在报纸上发表杂文...  

评分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在乡下最是嘈杂不过,爆竹声彻夜不停,除了同样花红柳绿锣鼓喧天的春晚,也没什么电视节目能压得住那一片喧嚣。从前的春晚是没有广告的,若要去方便的话只能趁着大人小孩都不喜欢的京剧节目出现,只要一听到锣鼓胡琴的声...  

评分

在火车上看完了黄裳的《旧戏新谈》,边看边笑。这辑文字是三十年代他为《文汇报》的副刊所写。因此读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能窥当时社会一斑,得益的紧。 题目既为《旧戏新谈》,自然文章全部谈的是戏――京戏。那时候京戏如现在的电影电视一样占据了人们娱乐生活的...  

评分

没条件,有收获——读黄裳《旧戏新谈》 看到我了解一二的戏,我就知道黄先生写得好,读的有滋有味;可是碰到我不知道的戏,我读的就有点燥,有时甚至一目十行、二十行地掠过,可惜的是,我不知道的戏又占大多数,真是“碰”的头上起包…… 其实,小时候我是很喜欢看京剧的,...  

评分

一些黄裳当年嗤之以鼻的新戏,今日已成为经典,若是老先生见到今日的新戏,估计非气昏过去不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日的新戏不再会成为经典。  

用户评价

评分

印象最深的几点 1.捧杨小楼 哪儿哪儿都好 “不论戏的本身怎样,杨的表演总是可观的” 2.对程祖后期发胖意见很大 3.对童芷苓评价极低 4.马连良“劝千岁”“其贫无比”

评分

京东16.3,20180607。20190127读完。以戏论史,论现实,精辟入理,值得一读。不过在看过这些戏后再来读可能更好理解。

评分

好极了,以戏论史,论娱乐论人间,字里行间可见惋惜感慨,却也深感京戏之式微已成必然。黄老爷子真喜欢杨小楼和小翠花,也对程砚秋又爱又恨,提及他总要损那么几句发福了长胖了别吃了减肥了,却仍然对他的戏念念不忘,也难免,程砚秋之鬼音,呜呼哀哉。 不过说到底,几千年封建制度影响的价值观依然横贯在京戏的每一个角落,并不难从里头发现奴性的影子,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并不适合脱离出那个时代的人们,这是两个时代,人们从那个时代跨越过来,将京戏丢在了背后,像曾经丢下昆曲时那样,改革并未改对方向,只改其形而未改其意,“为娱乐而娱乐”“噱头致胜”不应存在。我其实总在悲观,担忧它会有被束之高阁的一天。

评分

有意思

评分

黄裳文字绝美,半文半白,极见功力。其人痴爱戏剧数十载,颇有心得,发之为文,别有会心之处,令人激赏。读罢,真如咀嚼橄榄,回味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