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庄》学成为学术上的显学,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自魏晋至清代,基本是沿着传统注疏学的路子,对《庄子》的名词句读进行随文训解,总体思路是沿着考据、义理、辞章三个方面推进,只是不同时期不同注本各有侧重。明确把《庄子》名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著述却很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