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著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月牙儿》、《鼓书艺人》等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插图者:丁聪(1916—2009),笔名小丁,生于上海,19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作品。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长期担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美术编辑,为《读书》杂志创作漫画。曾为鲁迅、茅盾、老舍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画了大量插图,著有《古趣图》(1999)、《文人肖像》(2000)、《丁聪老漫画》(2004)、《丁聪新漫画》(2007)等。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老舍
出品人:
页数:10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166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老舍 
  • 小说 
  • 家族 
  • 中国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现当代 
  • 中国现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为老舍《四世同堂》最经典、最完整、最权威的版本,具有其他版本所不具有的优势:

1.《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分别为《惶惑》、《偷生》、《饥荒》。第1、二部于1944—1946年完成并结集出版,第三部1940年代末在美期间完成,1950年曾连载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刊,但只有22章,到第87章之后就中断了,最后的13章的原稿也在“文 革”中被毁。1983年,翻译家马小弥女士仿照老舍的文笔,又从英文版(在美期间,老舍曾协助美国翻译家艾达?普鲁伊特女士将《四世同堂》全书缩译成英文出版,书名The Yellow Storm,为完整的100章)转译了最后13章内容,凑齐了老舍在《序》中所说的100章。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足本《四世同堂》。此次再版,我们在1998年足本基础上,参照最初版本、原发报刊及手稿进行了校订。作品在保留作者个人注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简注。本版可说是《四世同堂》最经典、最完整、最权威的版本。

2. 我社从老舍先生女儿舒济老师(退休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员工)处获得了《四世同堂》的专有出版权。其他版本的《四世同堂》均不享有此一权利。它们以“缩写本”、“转译本”、“文集本”等面目出现,实际上编辑、校勘、印装质量均已大打折扣,多数版本存在盗版嫌疑。有的虽然便宜,但不是正品,读者应该警惕。

3. 本版我们增加了著名画家、插图家丁聪先生特为《四世同堂》绘制的插图24幅,以让读者获得双重美感享受。插图惟妙惟肖,与原著融合无间,为读者所喜爱。我社对这批插图享有专有出版权,其他出版社均不享有此权利。

4. 此版精装本封面由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家、曾获得国家书籍装帧设计最高奖的刘静先生设计,不拘一格,又厚重典雅,意味深厚。正文用纸为70克全木浆胶版,印刷效果颇佳。

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作品也通过传神的描绘,对老中国的“国民性”及封建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束缚进行了透剔的反思,意蕴极其丰厚。

《四世同堂》是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结构宏大,书写从容,人物描写栩栩如生,表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全面成熟,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高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们大概最像瑞宣。 读过书,有文化有思想,三观正而缺乏有力行动。为一些很实际的顾虑所牵绊,却又无能为力,矛盾重重,郁郁寡欢。 他有一腔不输老三瑞全的最赤诚的热血,而一次次地在面对什么人什么事的时候,把到了嘴边的话咽进肚子里,对自己说算了吧。 抗敌八年,他自我谴...  

评分

文/宝木笑 当老舍先生在1944年用“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为其百万字的小说《四世同堂》开篇时,这部伟大著作其实就已经选择了一条更贴合中国人性格的宏大叙事之路。这部老舍先生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从1941...  

评分

我们常说某部作品有没有“诚意”。真的,小说作者或者电影导演有没有倾心创作,大家能看出来。 这部四世同堂,完全可称得上呕心沥血之作。读到很多段落,我都能感觉到老舍先生自己就存在于这些字里行间,他的灵魂在文字之间弥漫着。我能感觉到他在写作的时候在仰天长叹,在捶...  

评分

评分

一个偶然的原因,重新看完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说是重新看,其实以前并没有看过。对很多名著的感觉都是这样,总听人说,也看过电视剧,就觉得自己看过了。 开始还担心看不下去,但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我以前认为很多国内的经典,都名不符实,但对于老舍,我显然属于无知和不...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之前从未想过抗战时期在北京坚持的人民,以前抗战在我心中是炮火是强奸是烧杀抢掠,现在抗战更令我胆寒,一寸寸凌迟一寸寸挤你喉咙的空气。 读下部印象深刻的是李四爷叫人用报纸糊窗户最穷的那个院孩子却把浆糊吃了,怪他们吗?当然怪!李四爷何其无辜,战战兢兢地为小羊圈邻里奔走,却因为自私自利送了性命。小心,每个人做事都有理由,为了自己要把他们的理由掐死在萌芽。

评分

读此书之前我从没想过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从未想过汉奸的真正意义,从未想过爆发战争时我应该做些什么。不过好书就是好书,老舍先生用百万多字将七七事变到日本投降八年时光中几个家庭的细琐小事娓娓道来。没有一点儿残忍的战争画面,没有一点儿热血的抗战故事,但是却把读者带入到了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北平和中国浓烈的爱以及对“中国性格”深深的无奈,也让我这个麻木的中国人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另外,读完这本书还得到了我爸少有的表扬,“现在的年轻人,能坚持读完的真是好孩子。”(兴高采烈脸)

评分

作者应该让自己足够冷酷,不应该掺和进主观的分析和自己的情感,这本书基本上一半都是如此。真希望会有中国作家可以冷静描述,从流血的抗日史中也能掘出 钢琴师 和辛德勒名单 这样的故事。

评分

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描述了抗战八年间,北平中形形色色的人在这期间的变化以及变故。更是以瑞宣的心里想法暗示了中国大众的心里特征。

评分

文氏夫妇笔墨不多,但这又恰好是对他们存在状态的最贴切的一种表达,没落贵族这样的概括不足以表现他们与生俱来的疏离感,他们的世界封闭在一个柔软的泡沫中,无需也决不能与外界发生任何微小的冲突,一旦打破这个戒律,他们也就随泡沫一起幻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