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亞·戴維斯(Lydia davis)
1947年齣生於美國麻省北安普敦,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傢之一,同時緻力於譯介法國經典文學,如福樓拜、普魯斯特的作品。著有七本短篇小說集及一部長篇。2013年榮獲布剋國際奬。
曾獲古根海姆奬、蘭南文學奬、麥剋阿瑟“天纔奬”。2 013年,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為其頒發功勛奬章。
★最具影響力國際文學奬和終身成就奬,布剋國際奬2013年度獲得者最重要作品
★“深具創造力,精巧而又難以歸類。我們從未讀到過的東西,一種短篇小說的新形式。”——布剋國際奬評委會
★莉迪亞·戴維斯,當代真正的小說大師,曾獲古根海姆奬、蘭南文學奬、麥剋阿瑟“天 纔奬”。2013年,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為其頒發功勛奬章。
★85篇各具特性的小說,給人全新感受,極富衝擊力,形式靈活,適閤各類新媒體傳播。其作品為首次引進。
【內容簡介】
2009年齣版的《莉迪亞·戴維斯小說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Lydia Davis)是莉迪亞·戴維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作品閤集,收錄瞭從1986年到2007年齣版的四本重要小說集,集中體現瞭她的寫作特色。本書包含該小說集的前兩部分,即《拆開來算》(Break It Down ,1986)與《幾乎沒有記憶》(Almost No Memory ,1997)。
【媒體評價】
戴維斯是一位自我意識的魔術師。在世作傢中很少有人能讓紙頁上的文字更有意義
——喬納森·弗蘭岑
鋒利、精巧、妙趣、低調,並且永遠齣人意錶。
——喬伊斯·卡蘿爾·歐茨
我感到自己遭遇瞭一個最具原創力、最大膽的頭腦,常常在一個段落之內,既有奇異、銳利的想象,又有溫柔、痛苦和狂歡。
——科爾姆·托賓
小的大作家 瓦当 有经验的读者一定不难看出,来自美国的布克国际奖得主莉迪亚•戴维斯更像是一位欧洲小说家。如果美国文学指的是马克•吐温、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福克纳……或者是她的前夫畅销小说家保罗•奥斯特的话。确切地说,戴维斯更像一位德语小说家,比如卡夫卡...
評分《几乎没有记忆》一定是2015年开年最值得细读的外国小说。这是楚尘文化买下的收录了莉迪亚·戴维斯最重要的四个短篇集的合集《莉迪亚·戴维斯短篇小说选》的上半部分,包括了《拆开来算》以及《几乎没有记忆》两部短篇集,中文版下半部分预计将于今年年中上市。 莉迪亚·戴维...
評分我承认:在读过罗伯格里耶之后,再没读到这么令人兴奋、惊讶,甚至目瞪口呆的小说了。 戴维斯真的可以称为一位美国小说家吗?难道她不是走在法语文学的传统上,与其将其与海明威、卡佛等摆在一起,还不如去细细分析下她与格里耶、西蒙、贝克特、布朗肖或图森等人在小说创作上的...
評分1.千万别将戴维斯和卡佛和安蒂比视为一类 通过数十篇短小的故事,情绪几乎成为所有情节,由此,情节的跌宕就是情绪的起伏。不难发现,一些专业评论家和戴维斯拥护者喜欢从短文本的容量里来解析该书——我看来是全无必要的,当然,戴维斯和安蒂比以及卡佛完全不同——若我们单从...
評分写评论完全是想问问究竟是谁把这本书的评论刷得那么高,结果一看发现才200+人评价。好吧,谁叫我买书前不仔细看好呢? 读了一点点,其实是只看了前两个故事。暂时读不下去了。 看来我的确是个没文化的人,看不了这种书吧。 第一个故事写了什么呢?字面意思就是一个女人和丈夫...
不是太適應,但是很新奇
评分我成瞭莉迪亞·戴維斯的fan。現實主義的準確與現代主義的荒誕幽默並存。簡單的詞句如詩一樣。像譯者所說,戴維斯注重的不是故事性,不如說是經驗——生活的經驗與哲學。在擺脫精巧為文的故事性的負擔後,戴維斯得以在小說中營造齣“透明感”。這種透明感是從小說中的大段留白錶現齣的。最典型的是《伯道夫先生的德國之行》、《一個人生的摘要》、《瓦西裏的生活速寫》。戴維斯不是想著如傳統現實主義一樣在小說中構建“真實”的幻覺。她隻想傳遞一種經驗,生活的、關於世界的懷疑經驗。比如《魚》,作者寫買魚的過程突發的恐懼。她也不像某些作傢高高在上地在小說傳播他的哲學。戴維斯隻是展示。這些經驗,看者自取。
评分有幾篇還挺喜歡,總體感覺細碎自我,不是我習慣的風格
评分我覺得不行
评分瑣碎的、片段的、似乎像是自言自語般的短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