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与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周末》等知名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现执教于南开大学。
作品有《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个社会会好吗》《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中国新革命——〈重新发现社会〉海外版》《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等。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慈悲、温暖,多次获评国家图书馆、《亚洲周刊》、《新周刊》等机构媒体颁布的年度图书奖。
本书是一部关于故乡的图文集。百幅照片,均为作者所摄,呈现乡村的日常生活,记录对逝水年华的追忆,更是对最为本质的故乡的追寻。一片草坡,一截石碑,一处天井,一个石磨,艾菲尔铁塔,柏林墙涂鸦,都寄托了作者的乡愁、折射了作者的探寻。“我是一个追故乡的人,有时候追回故乡,有时候追到天边,有时候追入文字,更多的时候是追进梦里。”一张一张照片,仿若记忆和心路的索引,触发一篇篇思绪,定格下生命中那些“沉重的时刻”。
一直很敬佩熊先生的文字和学识,所以追看了这本于他而言“形式感较新”的摄影文集。 故乡之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不容易描述的词,里面掺杂了太多浓烈的情感。感谢熊先生用图片和文字替我说出了许多想说而未说、抑或无法说出的话。 文字虽短,意味悠长。篇幅虽小,情感深...
评分 评分看熊老师的书,被他温情的,对于故乡的怀恋感动。 有天深夜看着看着,就想熊老师到底是把故乡当做什么呢?除了忧伤之外的东西,还有什么呢? 好像什么也没有。 16年春季刚接触熊老师时,很喜欢他的作品,看了他几乎所有已出版的书。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微博,甚至冒昧去加他的个...
评分很有幸在2017年的某一天在杭州晓风书屋亲眼见到了熊培云,那天听完他关于这本书的讲话以后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整理笔记,今天终于把这本手头拥有已久的书读了。 看了很多书评,其中也有对这本书的很多不好的评价,我只想说这本书是写给有缘人看的吧。很多人都说作者自大,文字矫情...
评分身处于故乡的空间,但已不在故乡的时间里,故乡终将逝去,但故乡也在未来。故乡在哪里?我还在追寻,并且将一直不停歇……我们都对自己的故乡有很深厚的情感,如果当初走出故乡时,可能会觉得有一种割裂感,但是逐渐行走很多年,或许会发现,故乡有自己的美,但别的地方我们也...
少了点激情,多了份平淡,也许是因为年龄渐长的缘故。
评分故事之所以被称为故事,是因为有所源而有所事。如果无所源,未免强说辞。
评分熊培云文字功夫比摄影功夫高
评分看过了新书,果然又有种上当的感觉:本书开本不大,里面的插图占了很大比重,页数很多却字数不多,字号不小,但段落行间距很大,看不出为何非得出精装,而且定价还那么高,这不是骗钱是什么?再说内容,依然感觉挺水,一会儿中国一会儿法国,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如果花那么多钱买本这么“水”的书,那真是亏了。
评分每个人都是追故乡的人,成长的岁月里有山川大地和日月星辰为伴的孩子是幸运的,对于“上大学的树”印象比较深,如果只有离开故土才能茁壮生长,那就带上故乡馈赠给我们的记忆的行囊上路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