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莱特(Ken Follett,1949-)
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
20部小说被译成33国语言,累计总销量超1.5亿册。
在欧美出版界,肯•福莱特这个名字就是畅销的保证。
1978年,出版了处女作《风暴岛》,并于次年获得爱伦坡奖,声名鹊起,专职写作。2013年,获得爱伦坡终身大师奖。
他的小说出版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史实错误。
他说:“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关心这些吗?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的超级小说《巨人的陨落》的续篇!
火遍全球的20世纪人类史诗“世纪三部曲”第二部。
美国《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第1名!
加拿大书商协会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德国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年度第1名!
意大利小说类畅销排行榜年度第1名!
西班牙《真理报》畅销书榜第1名!
丹麦Bog & idé畅销书榜第1名!
整个20世纪的吉光片羽,都被肯•福莱特写进了这部伟大的小说里。
一切都始于那个裂变中的大时代——希特勒上台,爱德华八世退位,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世界剧烈改变,我该怎么办?
这正是他们的困惑——一群处于人生黄金时代的少男少女,来自德国、美国、英国、苏俄和威尔士的五大家族,他们父辈的命运因一战而彻底改变。如今,世界再次破碎,甚至更加暴烈和残酷。然而,这就是他们的时代!在时间的永恒流动中,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所以,为什么不一起来,会一会命运?
灾难一样的续篇。卡片化的人物,毫无铺陈和转折的情节,浅薄的像是英文课文一般的对白,千篇一律的陈述句式的描写,塑造了这部味如嚼蜡的作品。第一部里那些荡气回肠的瞬间、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去了哪里?通篇读下来,除了将历史上几个重要时刻生硬地揉入文中,看不出人物与时...
评分 评分 评分那是1933年的1月30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一步一步通过暴力威胁其他政党和通过战时法令建立了纳粹德国。 那是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欧洲各国的志愿兵们奔赴西班牙参加反对法西斯分子暴乱的国际纵队,却最终因内部的不团结,而以佛朗哥独裁政府的统治而告终。 那...
评分16年《巨人的陨落》所带来的阅读热潮,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随着17年的到来,《世界的凛冬》一经面世,又再次成为图书阅读中的最受关注的对象。 作为“世纪三部曲”中第二部的《世界的凛冬》,它身上承载的意义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它继承了第一部《巨人的陨落》全部背...
几百万人的死亡,是个数字。一个人的死亡,才是悲剧!我亲眼目睹,每个迈向死亡的人都在热烈成长!
评分这一部感觉肯叔塑造的女人比男人更出色,有初露锋芒的睿智,有千回百转后的蜕变,战争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男人更甚,但即使柔弱,也能开出坚强而冷静的花来。
评分总体豆瓣打分偏高了点,读完这本,人物形象个个都挺单薄,只能说这个本身太难,此外,俄共的形象挺惨,当然,这也可以理解,英国作家的政治立场。 只是,这么直白之后,多少让人开始觉得索然无味起来,这并不是好的战争题材的书,至少对战争的理解让人无法满足。英国人在一 二战那段时间里那点事,全世界殖民地好歹摆在那的。政治倾向性这么明显,对比一下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战争题材的书籍,立意高下一目了然。
评分通过小说看历史,作者写作角度够绝!不过文笔平白,叙事刻板,和巨人的陨落类似,人物太模板化,读起来如同嚼蜡,情节设置一眼看到结局,故事性很差。唯一的作用也是最大的作用就是当历史书看吧
评分国会大厦纵火案,西班牙内战及国际纵队,苏联肃反运动,偷袭珍珠港,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转折,决战柏林,曼哈顿工程,丘吉尔落选,联合国的建立,RDS-1苏联原子弹实验成功,马歇尔计划,东西德分裂。一幕幕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人类历史上破坏毁灭最多的大战和向死而生顽强生长的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