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齐奥?马拉巴特(CurzioMalaparte,1898-1957),意大利作家。一战期间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法国军队,获得法国棕榈战斗十字勋章。战后回国从事新闻工作,曾任米兰《新闻报》主编。1931年在巴黎出版《政变术》,这是欧洲首本反对希特勒及法西斯的著作,并因此被流放五年。二战中以战地记者身份去东线战场采访,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小说提供了素材。1943年英美盟军登陆后不久,在那不勒斯出版《完蛋》。意大利解放前夕在游击队与盟军指挥部之间充当联络官。战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导演了电影《被禁止的基督》。1949年出版小说《皮》。1957年7月从中国访问归来不久在罗马病逝。
《皮》是意大利作家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代表作,以二战时期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解放意大利为背景,记述了作者在拿波里的所见所闻,生动刻画了战争背景下的意大利人民、美军军官、欧洲上流社会人士等,凸显了人性的多面性,展现了战后欧洲人民的精神状态,后被拍摄成电影。本书深刻探讨了战争与人性的主题,作者以亦真亦幻的文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为了生存和皮囊会堕落,为了尊严和信仰也会救赎,这也是本书起名“皮”的原因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412.html 科克将军抬头望着一同进餐的人,用声音的颤抖惊叫道:“这不是一条鱼……是一个女孩!” “不,”我说,“她是一条鱼。” ——《第七章 科克将军的晚宴》 是一条鱼幻化为一个女孩,还是一个女孩异化成一条鱼?被煮熟,被食...
评分译本翻得太坎坷,读起来十分困难,译文的版本要流畅不少。
评分觉得马拉巴特是怀着一种巨大的羞耻感、愤怒和失落感写了这部小说。在和平时代绝不会有人用这种方式写作,因为在这种特殊语境下,白描、议论、叙述统统都变成了自我唾弃和自我忏悔。马拉巴特因为有着巨大的Ego,所以能狠狠把意大利和自己这个“意大利杂种”踹到泥地里狠狠蹂躏。简直是在从巨大失败的痛中挖掘出快感。
评分意大利记者写故土,有局外人的痛惜与悲悯,又有写自己家人般的激烈共情。在那不勒斯作家的笔下,这个城市永远陷在苦难中,却又神秘得任何外人都无法真正了解- 很东方主义了
评分觉得马拉巴特是怀着一种巨大的羞耻感、愤怒和失落感写了这部小说。在和平时代绝不会有人用这种方式写作,因为在这种特殊语境下,白描、议论、叙述统统都变成了自我唾弃和自我忏悔。马拉巴特因为有着巨大的Ego,所以能狠狠把意大利和自己这个“意大利杂种”踹到泥地里狠狠蹂躏。简直是在从巨大失败的痛中挖掘出快感。
评分鳌虾两腿间缝制的伤口,悬停的羞耻,意大利是那块丑陋的污点,墙上的子宫。马拉巴特的报告文本语言可能甩一些所谓欧洲大师几条街,无法拒绝的长段,纪实文学里的伯恩哈德/塞巴尔德。五星推荐吉林出版社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