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艺术史 巫鸿 艺术 海外中国研究 建筑 古典中国 艺术-艺术史 美术史
发表于2025-04-16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不好读的一本书
评分因为旧版版式太残忍中途搁下了,kindle救了我,终于三本都刷完~
评分因为旧版版式太残忍中途搁下了,kindle救了我,终于三本都刷完~
评分一回来就赶紧看完最后一章。也许对我来说还挺重要的,因为非常希望抓住的纪念碑性不再停留在虚空,仅仅是感觉的层面,而进入到一种可以理解和表示的状态。包括最后提到的二元模式,“当任何一个场景将要行成独立系统并变为'真实'的时候,他就引进一种与这个场景相冲突的图像或风格,来消解任何可能造成的'幻视'效应。”
评分终于找到这本书,不得不说作者的行文抽丝剥茧,实在吸引人,有如推理小说。但是把第一章及晚近的中文版序,与贝格利“科索沃式”的书评一比较,不难发现巫鸿这书的核心漏洞所在。如近来电影《利刃出鞘》所说,甜甜圈中间空的地方没有填好——我估计这个坑也没人来填了。而尽管如此,作者的视角令大多数中国读者为之一振,针对这书所展开的辩论和启发,无疑会把东方美术史推向一个更积极的层次。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一座座零散而无言的坟茔和祠堂,如何诉说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普通家族的懿德?而这些具有明显公共意义的礼仪美术传统,又如何在汉代以后转化为艺术家打造个人历史的艺术行为?
本书尝试打破美术史研究中的门类之别,以“纪念碑”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将装饰艺术、图像艺术和建筑艺术纳入更大范围内艺术的发展变化,重构中国古代美术的宏观叙述。
实体仿佛一直努力地具象化意义的虚无,从建筑、书画、音乐、文学,既有想要昭示的权力,又有想要获取的名望。每个人想要的意义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实体去呈现。这也是本书所阐释的内容之一,如何去读懂古代的语言。 于是,让我们再放飞一下思绪。奢侈而无用的事物总象征着权力...
评分又是为了赶作业唉...我好惭愧。写到最后差点没被变成了写小说。很是失礼。请直接无视。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第三章 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读完了巫鸿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以后,我感觉这本书是很好...
评分 评分巫鸿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久负盛名,作者兼具国内外治学经验,又有传统史学、艺术史和人类学研究背景,方能写出这种大气而不落窠臼的作品。大家的书往往语言精准清晰,不会故弄玄虚地卖弄概念或是文采,因此对普通学生来说并没有阅读障碍。对于我们的研究...
评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