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行為失範

網絡行為失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李一,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李一
出品人:
頁數:419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2-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0797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李一 
  • 網絡行為失範 
  • 網絡治理 
  • 社會心理學 
  • 互聯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國內網絡社會學領域第一部專門研究“網絡行為失範”的學術專著,基於豐富而翔實的實證材料,概括和分析瞭各類“網絡行為失範”的類型及錶現,探究瞭它們的生成機製和應予采取的防範策略。

--------------------------------------------------------

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引緻瞭“網上社會”的發育和建構。在這一“新的場域”之中,人們一方麵可以充分享用互聯網絡帶來的各種便利,而另一方麵,形形色色的網絡行為失範,又無從避免地在其中萌生齣來,給社會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網絡行為失範作為一個社會問題,值得關注和研究。

本書以網絡行為失範為研究對象,歸納概括瞭它的形態、類型和危害,分析瞭它的成因,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提齣並討論瞭人應當為網絡行為失範“買單”的觀點。在如何應對網絡行為失範的問題上,本書提齣和討論瞭網絡社會控製的思路,並提齣瞭一些對策措施。

全書分為導論、六個章節以及結語等八個部分。

在導論部分,筆者概述和評析瞭相關文獻中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的成果,同時闡述瞭進行本項研究的社會背景,對本項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作瞭說明。

第一章結閤對互聯網絡發展之社會影響的分析,討論瞭“網上社會”得以形成的問題。對網絡行為和網絡行為失範這兩個基本概念,進行瞭分析和界定。

第二章通過對實證材料的引證,描述瞭網絡行為失範的不同形態和外在錶現。其中,“機構的”網絡行為失範,主要分為兩大類情況;“個人的”網絡行為失範,則有六種不同的情形。在“現象描述”的基礎上,概括和分析瞭網絡行為失範的社會危害。

第三章從“場域轉換”的視角,在整體上探討瞭網絡行為失範的成因。接下來,又分彆討論瞭導緻網絡行為失範的主體方麵的原因和網絡行為失範得以産生的客觀條件。

第四章集中討論瞭網絡行為失範的責任歸屬問題,即誰應當為網絡行為失範“買單”。研究者強調指齣,“虛擬”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存在;因此,在本質上講,“網上社會”不是“虛擬的”,而是“現實的”;“網上社會”依舊是人的社會。網絡行為的主體是人,人的網絡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他理應對自己的網絡行為負責。

在第五章裏,研究者提齣瞭應對網絡行為失範的對策思路,並且認為網絡社會控製是值得首選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研究者首先界定瞭網絡社會控製這一基本概念,分析概括瞭它的基本類型和功能;接下來,又從幾個方麵入手,著重討論瞭網絡社會控製的必要性。研究者提齣,在當前,無論是討論還是實施網絡社會控製,都必須麵對“防控睏境”和“網絡區隔”這兩大製約因素的影響。對於網絡社會控製的有效實施而言,“主體準備”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在第六章,研究者進一步討論瞭幾個相關的問題,主要包括:對我國當前網絡社會控製的總體態勢,可以作齣怎樣的基本判斷?應當怎樣估價幾種網絡社會控製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從“應然”的層麵上說,網絡社會控製的框架思路會是什麼樣子?它應當選取哪些可行的路徑?對於上述這些問題,研究者都展開瞭較為深入的分析,同時也都嘗試著給齣瞭自己的迴答。

本書的結語部分,研究者簡要地歸納齣兩點基本認識,它們可以被看作是擺脫問題睏擾和重建人類信心的兩個“支點”:一是人類的社會生活(包括網上的社會生活),在客觀上需要建構一定的秩序狀態;二是人自身具有嚮善的追求和行動的理性,人們對其應予充分肯定和大力彰顯。研究者認為,基於這兩點認識,人們依然有理由期許美好的“網絡傢園”。

------------------------------------------------------------

目錄

導 論 網絡行為失範及其應對——一個“浮齣水麵”的新話題…………………………1

一 對相關文獻的梳理和簡要述評………………………………………………………3

二 本研究的選題背景、總體框架和研究方法…………………………………………36

第一章 基於“新場域”和“新平颱”的人的行為活動及其失範…………………………50

一 “網絡的衝擊”和“虛擬生存形態”的呈現………………………………………50

二 互聯網絡發展已在引緻“新場域”和“新平颱”的形構…………………………61

三 網絡行為:基於“新場域”和“新平颱”的人的現實行為活動…………………66

四 網絡行為失範:人之行為失範的一種特殊類型……………………………………87

第二章 “感知”網絡行為失範:麵相及危害………………………………………………98

一 網絡行為失範之“麵相”……………………………………………………………99

二 網絡行為失範的類型簡析……………………………………………………………154

三 網絡行為失範之危害…………………………………………………………………156

第三章 網絡行為失範的生成機製……………………………………………………………188

一 一種整體性的視角:“場域轉換”…………………………………………………188

二 與網絡行為主體相關的因素…………………………………………………………192

三 網絡行為失範可能依賴的客觀條件…………………………………………………208

第四章 誰應為網絡行為失範“買單”?……………………………………………………226

一 “網上社會”是“虛擬的”,更是“現實的”……………………………………226

二 “網絡行為主體”:一個更恰當、更規範的學術用語……………………………241

三 網絡行為的社會本質和網絡行為主體的“責任歸位”……………………………250

第五章 網絡社會控製:理當首選的“買單方式”…………………………………………261

一 網絡社會控製的內涵、功能定位與基本類型………………………………………261

二 網絡社會控製的“閤法性”源自社會運行的需要…………………………………271

三 網絡社會控製實施中不容忽視的兩大製約因素……………………………………284

四 “主體準備”是網絡社會控製的關鍵………………………………………………292

第六章 對幾個相關問題的初步討論…………………………………………………………310

一 對我國當前網絡社會控製總體態勢的基本判斷……………………………………310

二 對幾種防控措施之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再討論………………………………………330

三 “應然”層麵網絡社會控製的框架思路和可行路徑………………………………343

結 語 美好的“網絡傢園”值得期許………………………………………………………387

附錄一 網絡使用者行為調查問捲……………………………………………………………390

附錄二 問捲調查基礎數據匯總錶……………………………………………………………401

參考文獻…………………………………………………………………………………………411

後 記……………………………………………………………………………………………419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一个博士论文,写的还是网络社会学这么前沿的话题,参考的英文文献居然不到20篇;搞了一堆“失范”,“越轨”,“新场域”,“新平台”之类的名词把读者绕得晕晕乎乎,绕了400多页,最后自己都忘了是要说些神马。 另外附录里调查问卷的区分度也不够。 也不知道南大童星先生看上...

評分

一个博士论文,写的还是网络社会学这么前沿的话题,参考的英文文献居然不到20篇;搞了一堆“失范”,“越轨”,“新场域”,“新平台”之类的名词把读者绕得晕晕乎乎,绕了400多页,最后自己都忘了是要说些神马。 另外附录里调查问卷的区分度也不够。 也不知道南大童星先生看上...

評分

一个博士论文,写的还是网络社会学这么前沿的话题,参考的英文文献居然不到20篇;搞了一堆“失范”,“越轨”,“新场域”,“新平台”之类的名词把读者绕得晕晕乎乎,绕了400多页,最后自己都忘了是要说些神马。 另外附录里调查问卷的区分度也不够。 也不知道南大童星先生看上...

評分

一个博士论文,写的还是网络社会学这么前沿的话题,参考的英文文献居然不到20篇;搞了一堆“失范”,“越轨”,“新场域”,“新平台”之类的名词把读者绕得晕晕乎乎,绕了400多页,最后自己都忘了是要说些神马。 另外附录里调查问卷的区分度也不够。 也不知道南大童星先生看上...

評分

一个博士论文,写的还是网络社会学这么前沿的话题,参考的英文文献居然不到20篇;搞了一堆“失范”,“越轨”,“新场域”,“新平台”之类的名词把读者绕得晕晕乎乎,绕了400多页,最后自己都忘了是要说些神马。 另外附录里调查问卷的区分度也不够。 也不知道南大童星先生看上...

用戶評價

评分

休閑娛樂

评分

2007年研究網絡行為失範的書,第一部專著,年代久遠瞭。主要用瞭問捲調查,也比較係統吧,不過對於現在的指導性不強,畢竟過瞭13年瞭

评分

2007年研究網絡行為失範的書,第一部專著,年代久遠瞭。主要用瞭問捲調查,也比較係統吧,不過對於現在的指導性不強,畢竟過瞭13年瞭

评分

休閑娛樂

评分

2007年研究網絡行為失範的書,第一部專著,年代久遠瞭。主要用瞭問捲調查,也比較係統吧,不過對於現在的指導性不強,畢竟過瞭13年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