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洲之旅

我的非洲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出品人:
页数:261
译者:欧阳瑾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29.9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156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丘吉尔
  • 非洲
  • 历史
  • 游记
  • 旅行
  • 英国
  • 英国文学
  • 传记回忆录
  • 非洲
  • 旅行
  • 文化
  • 自然
  • 冒险
  • 探险
  • 地理
  • 人文
  • 风景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07年,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猎观光活动与官方会晤交替进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本书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游记,其中不乏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但更为重要的是,丘吉尔在其中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指出挖掘东非发展潜力的最佳方式是发展铁路系统。此外,本书也为读者了解当时英国与非洲殖民地的关系打开了一个窗口。此次出版保留了1908年英国首版的3幅地图及59幅照片,争取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还原出丘吉尔所描述的那个神奇的非洲世界。

作者简介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欧阳瑾,男,1972年生于湖南,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热爱并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已单独翻译或者与人合译了多部作品,出版了《重压下的优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说精选》《瓦尔登湖》《正向思考力》《有限伙伴:二十一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强势》等译著,且有多部译作正在出版中。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一章 乌干达铁路1
第二章 近探肯尼亚山23
第三章 东非高原53
第四章 大湖览胜73
第五章 乌干达王国97
第六章 坎帕拉之行117
第七章 “徒步之旅”145
第八章 默奇森瀑布169
第九章 河马营191
第十章 顺白尼罗河而下217
第十一章 维多利亚—艾伯特铁路24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满满的都是贪婪,这是这本《我的非洲之旅》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作者丘吉尔的大名不需过多介绍,作为雅尔塔三巨头之一,真的是大名远扬。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讲,丘吉尔并不是一个好朋友,在二战中,丘吉尔一直在坚持出卖我们的利益来换取他们英国人的利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逐利者...  

评分

带你领略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评丘吉尔《我的非洲之旅》 丘吉尔系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也是开启冷战时期铁幕演说者,但其政治家的身份之外,竟然还有多重身份令人震惊。比如,他也是一个作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的非洲之旅》这本书,则是丘吉尔在壮年时期考察非洲...  

评分

老实讲,看标题,总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平平无奇的小网红旅行者的一本小书,不过把目光移到作者那,一切就不同了——温斯顿·丘吉尔。 最近刚看完《二战回忆录》,挺迷丘吉尔的,叙事顺序清晰,文笔流畅。《一战回忆录》暂时是不打算看了,不过《我的非洲之旅》这本小书还是很有意...  

评分

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成功跨界的不止鲍勃·迪伦一人。早在1953年,就有非职业作家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广为人知,与那部巨作相比,他在一战前写的《我的非洲之旅》要轻松平实许多。当时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的丘吉尔在...  

评分

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成功跨界的不止鲍勃·迪伦一人。早在1953年,就有非职业作家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广为人知,与那部巨作相比,他在一战前写的《我的非洲之旅》要轻松平实许多。当时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的丘吉尔在...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直观地体现了丘吉尔本人的矛盾性,以及“要想富先修路”的硬道理。

评分

感受文明的碰撞与渗透,殖民者的傲慢。。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游记。。。

评分

感受文明的碰撞与渗透,殖民者的傲慢。。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游记。。。

评分

丘吉尔的另一面,但是对狩猎、猎杀白犀牛表示悲哀,时代的悲哀

评分

34岁的丘吉尔,110年前英国人的思想和与东非人的交流互动。不过一个世纪而已,今天的人再看到书中呈现的殖民主义思想、民族优越论、肆意打猎的行为或许很难认同和接受了。今天,丘吉尔笔下的默奇森瀑布没建起来水利设施,倒是靠着旅游业兴旺发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