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伊津哈经典的名作,开拓中世纪研究新道路。本书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色情、死亡的恐惧、文学与艺术;重中之重是文学与艺术的赏析、比较、评述;亮点有多彩的生活画卷、璀璨的群星、传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赫伊津哈是荷兰历史学家,欧洲文化史权威。他擅长印欧语文学、欧洲文化史、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化,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伊拉斯谟传》、《明天即将来临》、《文明复活的必要条件》、《愤怒的世界》、《17世纪的荷兰文明》、《文化史的任务》、《历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他的著作经久不衰,《中世纪的秋天》、《伊拉斯谟传》和《游戏的人》均已在国内出版,而且《游戏的人》已经有三个译本问世。
译者介绍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20余年,著译近800万字。
翻译这种书,没有一点历史功底是不行的 随手一翻,这本书犯的历史错误不少。 (顺便提一句,这本书本身一般,序言里好像把它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相提并论,我虽然只是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但两本书不是一个档次的) 11页,德意志的选帝侯在美因茨会晤废黜国王卢森堡...
评分 评分本书是对中世纪晚期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的学术作品。所以命名为秋天。 中世纪给我们的传统印象应该是虔诚的、保守的、枯燥刻板的,人们在宗教的重压下,在物质极不丰富的情况下艰难的度日,但在作者的书中显然不是如此。当然中世纪到达此时应该由盛而衰了,作者...
评分 评分一提起中世纪,哪怕是我等对于西方历史并不了解的学渣,脑海中也会闪过几个关键词:基督、教条主义、哥特,etc.etc.主体色调:暗黑系。那么这样的一个时代,衰落倒是成了件“好事”。 不知道作为一名语言学家,看到自己的著作被转译成不同的文字后,会不会感到失真的怅然。书...
此版是全译本。作者征引丰富史料提炼出中世纪贵族与平民的精神心理状态,包括生活激情、虔诚人格、骑士英雄梦、宗教幻想等方方面面,文字灵动,充满洞见,时有诗意盎然的段落(惜哉何道宽的译文不太流畅)。该书初发表时曾受到“表达过于文学化”的批评,现在它已成为20世纪文化史研究的基石了。读这本时同时翻完阿部谨也的《中世纪星空下》,感觉后者黯然失色。“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评分中世纪晚期的大部分思想形式都依托勃艮第宫廷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载体展开,世俗生活相形之下更像是模糊的象征符号。其中秩序森严的等级结构孕育了骑士文化,戏剧化和程式化的审美追求分别导向华丽仪式和繁琐礼仪,此外还有时代气氛所致的丰富情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田园牧歌虽然是臆造的避世之所,但赫伊津哈指出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的热爱或与文学艺术中的自然主义思潮不无关联,另一方面就是唯名论的作用。需要注意宫廷和教会的赞助是文学艺术的共同生存基础,正如其他现象,其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也未逸出中世纪精神的影响范畴,鉴于视觉感受力的主导地位,绘画的形式显然较之诗歌的“肤浅白描和常规母题的罗列”,更加自由。在本书中,赫伊津哈一反布克哈特以降使用文艺复兴文化成就全盘反对中世纪的说法,强调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性。
评分翻译,暴殄珍物了
评分「作为美好生活的理想,骑士精神的理念有一种特别的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建立在色彩斑斓的幻想和使人向上的情绪之上。但它渴望上升为一种伦理的理想:只有将骑士精神和前程与美德联系在一起,中世纪思想才能把美好的理想转变成生活的理想。」
评分中世纪晚期的大部分思想形式都依托勃艮第宫廷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载体展开,世俗生活相形之下更像是模糊的象征符号。其中秩序森严的等级结构孕育了骑士文化,戏剧化和程式化的审美追求分别导向华丽仪式和繁琐礼仪,此外还有时代气氛所致的丰富情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田园牧歌虽然是臆造的避世之所,但赫伊津哈指出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的热爱或与文学艺术中的自然主义思潮不无关联,另一方面就是唯名论的作用。需要注意宫廷和教会的赞助是文学艺术的共同生存基础,正如其他现象,其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也未逸出中世纪精神的影响范畴,鉴于视觉感受力的主导地位,绘画的形式显然较之诗歌的“肤浅白描和常规母题的罗列”,更加自由。在本书中,赫伊津哈一反布克哈特以降使用文艺复兴文化成就全盘反对中世纪的说法,强调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