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乔生,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图传》《鲁迅像传》《八道湾十一号》等。
对于鲁迅这样丰富复杂、多面立体的文化巨擘,不能用简单的贴标签、戴帽子的方式来看待。细读鲁迅文本,体察字里行间的情感思绪,把握分寸,避免偏颇,是学习鲁迅的正途。细读文本,常能发现问题,领会涵义。本书收录的文章,解读鲁迅著述、译文、语录乃至手迹和照片,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或能有助于读者感悟和认知鲁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合集性质,方面较散,然提及的某些从侧面颇耐人寻味,如为时人及后人应时代而“塑”像等,末尾一篇是照片集
评分很欣喜在新年里能有余裕读完这样一本有分量的书。因为是论文集子,所以特别能见出作者黄乔生文章的进步。90年代的文章虽具格局,但显得粗疏,进入两千年以后的作品才显出了细腻、妥帖、关怀的味道,可以反复咂摸。鲁迅谈知识分子代际、鲁迅和照相、鲁迅和科学训练这几篇,让我对作者有知音之感。但全书其实也提示我们理解鲁迅一个很具体的困境,就是究竟应该用思想,还是用文学来阐释鲁迅。黄乔生每篇文章都只能单突出一个面,想要将两个面结合在一起并不好写。今天的鲁研界,其实是思想占据主流,文学的一面居于弱势。能结合着两面来阐释鲁迅的,我一直觉得大概唯王富仁能做到,可惜后来王富仁从博士论文以后还是义无反顾偏向了思想这一路。王富仁大概会非常期许他的学生杨联芬走向那条路,可杨联芬还是偏离了老师预想的轨道。
评分文人学者一篇
评分读完以后并没有在更多方面了解鲁迅的隐藏面,也没有对作品有太多解读,只是从不同文献里面摘录了一些文章。有点失望吧。。
评分读完以后并没有在更多方面了解鲁迅的隐藏面,也没有对作品有太多解读,只是从不同文献里面摘录了一些文章。有点失望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