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1701-1754)
清代小說傢。
生於安徽全椒的科舉世傢,自幼博覽群書,善作詩文辭賦。18歲考取秀纔。21歲時傢道中落,目睹官場鬥爭險惡、親曆傢族爭産風波。
33歲時移居南京,賣文為生。數次參加科考,名落孫山。35歲潛心寫作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曆時十年終於完稿。54歲時逝於揚州。
鬍適自稱是敬重吳敬梓先生的“吳迷”,魯迅稱他是曹雪芹外“偉大”的古典作傢。
《儒林外史》至今深受讀者喜愛。
一部寫透中國古代官場的百科全書式小說:
執金杯飲酒的狂狷儒士,隻身逃婚的叛逆纔女,酷愛男風的名門基友,隱居山林的真儒賢人,死磕科考的哭號童生,招搖撞騙的冒牌詩人,勸女殉夫的禮教狂徒,從淳樸上進的孝子變為貪婪虛僞的卑鄙之徒……
全書有名有姓的人物多達九十多位,一張張麵孔似曾相識,一個個故事獨立又精彩,讀起來輕鬆暢快,猶如身臨其境。
恶搞《世说》,呜呼哀哉! ——《儒林外史》 无论是松散和结构或是人物的摹写,只要把《儒林外史》与《世说新语》联系起来,就比较容易看清这部小说。倒没想讥讽吴敬梓画虎不成,就算只像条狗,这狗也很有点意思。 落魄文人好发劳骚以排谴寂寥,这部被冠以“讽刺小说巅峰”...
評分外史衮衮诸公之中,严监生堪称仅次于范进的二号闻人,闻其名者皆知其事迹,乃是他当弥留之际,挣扎着不肯闭眼,老是伸着两个指头似乎心头有何重大未了之事尚未吩咐,家人都不解其意,唯有他家主婆明白他原是嫌屋内油灯里点了两茎灯草费了,慌忙掐去一根,严监生遂溘然而逝。 ...
評分儒林外史缺少令人热血的成分。如果把儒林外史比作音乐,儒林外史就相当于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就像生命的独白,该说的都说了,一切都如烟般的飘散。 儒林外史中没有令人心摇的爱情;儒林外史中没有刘关张、水浒中的兄弟情;儒林外史中没有让人血脉喷张的生死相搏;儒林外史...
評分 評分我的父亲是一个北方农村孩子。 他的父亲是个拉洋车的,母亲是个农妇。在这个有着8个孩子的大家庭里,他是唯一被允许上学的男孩。他8岁上小学,靠着到工地当小工搬砖和泥,帮助别人割麦子,断断续续念到了高中。由于生计艰难,我的祖父常常酗酒,然后就打骂孩子。我父亲的课本不...
公版書製作案例收錄。
评分不知道吳敬梓如果看到今天天朝的知識分子和官場會是如何感受。
评分2017年第75本。這本書說是官場百科全書,實際上寫的都是俗世俗人,並非全是官場。最妙的是主人公的切換,說是長篇小說,實際上又是一係列中短篇的閤集,如果作者有決心有毅力,可以一直寫下去,甚至今人可以續寫。
评分2019.7.26,完。心性難定,隻得個囫圇吞棗。章迴體,書讀來有些晦澀,但偶爾若靜下心來,或妙趣橫生,或唏噓不已,或拍案叫絕,或啼笑皆非。開篇很喜歡,“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福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話說萬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漸漸銷磨盡瞭。此時虞博士那一輩人,也有老瞭的,也有死瞭的,也有四散去瞭的,也有閉門不問世事的。花壇酒社,都沒有那些纔俊之人;禮樂文章,就不見那些賢人講究。論齣處,不過得手的就是纔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論豪俠,不過有餘的就會奢華,不足的就見蕭索。憑你有李杜的文章,顔曾的品行,卻是也沒有一個人來問你。”
评分翻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