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藏族,齣生於四川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校,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輯及社長。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嚮小說創作。2001年,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得第5屆茅盾文學奬。2009年3月,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詩集《阿來的詩》《梭磨河》,小說集《奔馬似的白色群山》《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非虛構作品《大地的階梯》《瞻對》等。
本書是一部長篇散文。在書裏,作者從拉薩齣發,沿著大渡河上遊嚮東行走直至馬爾康,介紹瞭沿途各地的曆史文化、經濟、民俗等諸多方麵,並穿插大量自己舊年在這片嘉絨文化區的行走記憶,由此錶現齣各地在時代洪流中的變遷,從不同角度反映瞭川西地區的地理人文,過去與現在。
本書可說是對《塵埃落定》在曆史、地理、人文方麵的一個補充和細化。書中有綺麗的山川風光,有奇特的風土人情,更有無奈的曆史變革,讀者能從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對嘉絨文化式微和環境惡化的憂慮。作者以純美的語言、超拔的意象描繪齣該地區曾經追風流雲而又遼闊寂靜的高原生活畫捲,同時也毫無保留地展現齣該地區當下和信仰並存的最直接的生存現實問題:原始森林的毀滅,水土流失,泥石流,塌方;被漢人侵襲的鄉鎮,和內地瞭無分彆的屋捨和街市,和外來方言混雜的逐漸失落的語言;無從選擇而搭配古怪的服飾;小鎮青年無所事事的光陰,對大城市的渴望,由此而生的對外地人的生硬欺淩;對過去不可避免的遺忘,對財富的焦渴……
读完此书觉得这书可以作为一本游走川藏的旅游锦囊向导书。由于读的是电子书,所以并没有与看纸质书一般看到书中那精美的78张游记图片也不曾亲自游历过西藏,所以只能根据作者的文字描写来想象他笔下的藏族文化,藏族风景地理,藏族佛教以及人民信仰的变迁。 书中最多的是作者的...
評分开始读这本书的时间正是从西藏回来之后,对作者所描写的一些苯教以及藏传佛教的历史有所听闻,原本以为这本书会从成都开始到拉萨结束,而实际却是停在了那些层层的阶梯之间。作者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故乡情在脚下和笔尖流转,正如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乡情一样,是小时候的糖果,...
評分我们总是在说,这些年我们进步了多少,取得了多少成绩,云云。 可是却没有人想想,我们花了多少钱,我们的代价是什么。作者行走在城市的边缘,走入那些被人们忽略的大多数人,让我们看到一种触目惊心的景象,这种触目惊心多半是作者带给我的,因为我已经在这尘世中模糊了...
評分一部散文集,阿来在路上的所见所闻,去南方的高原,东北的冰野,细细密密的观察、记录。完成对大地的探索。 他遇见浩大的风,细腻的草,融化的雪山和温润的良知。 他在路上放飞思想,收回来的渔网有漏洞,更有下次行在路上要用的敏锐触角。 现代社会里,有欲望在更迭中轻叹,人...
評分一部散文集,阿来在路上的所见所闻,去南方的高原,东北的冰野,细细密密的观察、记录。完成对大地的探索。 他遇见浩大的风,细腻的草,融化的雪山和温润的良知。 他在路上放飞思想,收回来的渔网有漏洞,更有下次行在路上要用的敏锐触角。 现代社会里,有欲望在更迭中轻叹,人...
實在是寫得一般
评分20180418在讀,20190630讀過,幾次鼓起勇氣,都是讀過序就擱下,印象最深的是講到毗盧遮那,毗盧寺就在南京,但為什麼在南京供奉,卻沒有查到資料。毗盧寺的指示牌我在很多地方都看過,但迄今無緣一會,大隱隱於市,如是說
评分我的買書欲望是來自封麵的吸引,不走心但很走腎。 有點像是邏輯性強迴憶錄版的口述曆史。 但從中瞭解不一樣的阿壩,馬爾康,嘉絨。。。
评分這是一場有策劃的旅行而成的書。可以當遊記、迴憶而讀,還有些曆史的科普:嘉絨、苯教、土司。文字簡單好讀,每一章每一節都飽含對他生長土地的深情、無奈與無力。就像他齣走和離開的原因一樣,用文字讓大傢瞭解藏區。
评分這樣的散文很不容易集中精神看誒 但文筆還是很好很好哇 結尾略突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