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马卢夫(Amin Maalouf),黎巴嫩裔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949年2月25日生于黎巴嫩贝鲁特,1976年移居法国。他曾周游世界六十余国,亲历了越南战争、伊朗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被公认为阿拉伯及中东世界专家。
这样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了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痛,他选择移居法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阿敏·马卢夫对阿拉伯人深怀手足之情,对基督教又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他的书多年来无论是在穆斯林世界,还是在西方读者群中,都经久不衰,新版本不断出现,并且被翻译成二十七种语言。他被誉为国际文坛中代表阿拉伯文化的主流声音。
在西欧,十字军的东征掀起了经济和文化上的革新;但在东方,战争却导致数世纪的衰败和文化上的封闭。穆斯林世界开始闭关自守,变得过度敏感、处处防人、容忍度差及格调降低。伊朗、土耳其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纵使到了今天,依然摇摆在*传统派和西化派之间。
十字军东征,是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它的主场地是西亚,关连欧洲、北非乃至波斯、中亚,相关的宗教涵盖西欧基督教、伊斯兰教、东方基督教等,相关的民族则有欧洲法兰克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犹太人及蒙古人等。它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直到今天还不曾歇止。要了解中东问题的根源,东西方世界的文明消长,十字军东征是一段值得深究的历史。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另一扇窗”,从阿拉伯人的角度来看十字军东征,看看当时阿拉伯世界的情形及阿拉伯人的感受。
阿敏·马卢夫根据阿拉伯的通史、地方编年史及西方的史料,写出这部《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行文流畅、意趣横生,颇能唤起读者共鸣。
这本书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十字军史的研究,而是为了简要的使读者了解阿拉伯人在当时及以后对十字军运动的看法,所以篇幅并不是很大。由于出身的原因也能感觉出作者叙述时明显的文学性特点。这本书对于丰富我们对十字军历史的认识有很大帮助,但是仍有许多进步的空间。结...
评分法蘭克人發動第一次十字軍之時,正值塞爾柱突厥軍人瓜分阿拔斯王朝領土之際,這些突厥軍頭互相傾軋,狗咬狗骨,讓基督教世界有機可乘…… 作者寫阿拉伯人的反抗寫得令讀者很感動,但更有價值的是作者引用了不少伊斯蘭史家的記載,如伊本‧阿‧卡蘭尼西(ibn al-Qalanisi)、...
评分首先说,这部作品虽然涉及到历史题材,但是在目前研究中世纪,尤其是十字军东征历史的学术圈中,这一部作品并不被认为是严肃的历史专著,它仅仅是一部可读性很高的流行历史读物。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就是作者因为缺乏历史教育而导致的缺乏明确的主题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并且充...
评分法蘭克人發動第一次十字軍之時,正值塞爾柱突厥軍人瓜分阿拔斯王朝領土之際,這些突厥軍頭互相傾軋,狗咬狗骨,讓基督教世界有機可乘…… 作者寫阿拉伯人的反抗寫得令讀者很感動,但更有價值的是作者引用了不少伊斯蘭史家的記載,如伊本‧阿‧卡蘭尼西(ibn al-Qalanisi)、...
评分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曾在小说《镜中世界》(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里描述了一个颠倒的世界:在那里,所有的景象都是和日常生活中相反的,时光可以倒流,花草可以说话,而在那个世界的怪物们看来,人才是怪物。这在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隐喻,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就将...
从当时的穆斯林的视角来看十字军,确实野蛮的法兰克人给那片地区的人带来了杀戮纷争和无尽的痛苦,突厥军阀们的卑劣无耻又加剧了阿拉伯人的灾难。本来可以给四星,但是翻译实在影响阅读的心情。
评分还是看得出作者民族情结max,噢伟大的萨拉丁!
评分沙漠游牧民族要达成信任和合作真的很难吧,各种结盟和背叛的排列组合、内讧和宫廷斗争是永恒的主题,共同抵抗法兰克人反倒像是支线任务……2019151
评分书名就是最好的短评——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评分国内市面上能看到的十字军历史,几乎都是从欧洲人视角写的,为这一从阿拉伯人出发的视角加一星。这不仅是补足了历史的图景,也给当下许多反思的余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