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莎•麦克法夸尔 :《纽约客》特约撰稿人,主要关注学者、作家与公共知识分子,曾采访过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作家希拉里•曼特尔、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诗人约翰•阿什伯里和德里克•帕菲特、互联网偶像亚伦•斯沃茨等人。从2016年春季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
挑衅固有认知的真实故事,颠覆三观的思想实验
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
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本书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延伸开去,这个问题还可以是: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个人在别处受苦,谁更令你揪心?垂死的老人和奄奄一息的小孩,你选择救谁……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 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 更高尚?
本书讲述了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不断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有些行为极端得令人震撼和敬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总要面对如下诘问: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曾经构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实验,这个实验叫“拯救落水儿童”:假如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个孩子落水了,一般人都会选择救人,即使这会弄脏他们的鞋子,让他们上班迟到被扣钱。但是,他们却不会把买鞋和上班挣的工资捐给每年一千万个死于贫困的五岁以下的孩子...
评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行善是容易的,可若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呢?若是要在家人和陌生人之间作出选择呢?若是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呢?若是愈加感觉一己之力的渺小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四下无人时不难作出抉择,我们又不是兼济天下的超人,何必苛求自己和...
评分哲学问题?思想实验?道德困境?真实人生? 看过这本书,写的很深刻,挑战固有的认知,一开始以为是本小说,没想到是一个这么有哲学性的书,自带话题,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掉在水里,我会救谁?如果一定要选,必然是选择不会游泳的那一个,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道德反思常常被拿出...
评分由本书引发思考的几个问题: 1)如果你妈妈和一个陌生人落入水中,你会救谁? 这一题显而易见 2)如果你妈妈和两个陌生人落入水中,你会救哪边?如果另一边是五个人呢?一百个人呢? 这一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评价标准。用数量来衡量是可行却残酷的,这往往将我们推向一种背离亲...
评分哲学问题?思想实验?道德困境?真实人生? 看过这本书,写的很深刻,挑战固有的认知,一开始以为是本小说,没想到是一个这么有哲学性的书,自带话题,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掉在水里,我会救谁?如果一定要选,必然是选择不会游泳的那一个,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道德反思常常被拿出...
道德是什么?怎么界定利他主义,又不是胁迫或绑架,不是上帝视角
评分又名:淹死那个路人甲~
评分本书会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登上道德高地,又如何将神坛上的人推入深渊。利他主义?这显然是不完全存在的。
评分本书会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登上道德高地,又如何将神坛上的人推入深渊。利他主义?这显然是不完全存在的。
评分本书会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登上道德高地,又如何将神坛上的人推入深渊。利他主义?这显然是不完全存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