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中国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燕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主编《文学季刊》《世界文库》等。
郑振铎坚持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并且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戏曲等史料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关著述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文学大纲》等。
可以没知识,不能没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撷取木心启蒙读物之一、《文学回忆录》之框架和灵感来源——《文学大纲》之精髓。郑振铎写的《文学大纲》,木心反复看了很多遍,以至于50年后,他到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时,基本上都还是沿袭了很多郑振铎的观点。
《中国文学常识》是一本极佳的以中国文学史为线索的文学常识入门书,是中国学术极盛期郑振铎先生写就的大师之作,集中国文学之大成。
《中国文学常识》内容上起公元前4世纪商代中叶,下迄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不仅涉及文学,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用新的观点、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脉络清晰,材料丰富。书中有郑振铎先生鲜活的口语表达,也有许多神来之笔。
《中国文学常识》是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读本。
读了很多年的书,也积累了那么多的文学常识,似乎显得比较自得。但在仔细读了郑振铎编著的《中国文学常识》之后,却恍然有了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仿佛是新学一般,更仿佛在这一刻才有了一种非常系统的感觉——相比之下,以前那些了解到的文学常识确实显得有些碎片化...
评分读了很多年的书,也积累了那么多的文学常识,似乎显得比较自得。但在仔细读了郑振铎编著的《中国文学常识》之后,却恍然有了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仿佛是新学一般,更仿佛在这一刻才有了一种非常系统的感觉——相比之下,以前那些了解到的文学常识确实显得有些碎片化...
评分读了很多年的书,也积累了那么多的文学常识,似乎显得比较自得。但在仔细读了郑振铎编著的《中国文学常识》之后,却恍然有了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仿佛是新学一般,更仿佛在这一刻才有了一种非常系统的感觉——相比之下,以前那些了解到的文学常识确实显得有些碎片化...
评分我本人一直以生为中国人为自豪,之前的想法很单纯,觉得出生在中国对于很多文化和语言的积累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比起汉语,英语简直是太简单了,不过作为一名中国人,真的对于我国文学方面了解得足够透彻么?我敢肯定,如今绝大多数的人,包括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学常识性问...
评分我本人一直以生为中国人为自豪,之前的想法很单纯,觉得出生在中国对于很多文化和语言的积累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比起汉语,英语简直是太简单了,不过作为一名中国人,真的对于我国文学方面了解得足够透彻么?我敢肯定,如今绝大多数的人,包括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学常识性问...
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学都有所涉猎,怎么敢写出这本书的。有侧重点,许多也会一笔带过。本书的评价契合了如今市面上中国文学书籍的传唱度,可见郑老鉴赏能力。作者的观点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对古代文人爱好团圆结局的不满,对鬼神传奇类的说的也少。比较赞赏感情浓厚,不喜过于炫技的。感觉还是儒学思想背景的影响。
评分一本不错的文学常识书,脉络清楚,内容丰富,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以郑振铎《文学大纲》为蓝本,撷取精华,变厚重为简便通俗。
评分【当当】名为常识,实际应该是文学史+选读。虽未看到什么惊人的言论,但读的很舒服。腰封上写了一大段大喘气地与木心相联系,实际上郑在这方面的学问比木心好多了。还是要有点基础的,我对南宋及以后文学都不太熟悉,于是被一大串的人名书名砸昏了头。
评分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学都有所涉猎,怎么敢写出这本书的。有侧重点,许多也会一笔带过。本书的评价契合了如今市面上中国文学书籍的传唱度,可见郑老鉴赏能力。作者的观点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对古代文人爱好团圆结局的不满,对鬼神传奇类的说的也少。比较赞赏感情浓厚,不喜过于炫技的。感觉还是儒学思想背景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