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南,1983年生,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学者、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导师等。著有《途中之镜》《有风自南》《小说:问题与方法》《遍地伤花》等。先后入选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羊城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奖项。
本书融合文学与哲学,从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宗教信仰的类型与意义、写作与人生的内在关联等议题入手来理解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认为史铁生所走的是一条通往现象学的路,史铁生的作品整体可以视为史铁生个人的一部精神自传。全书为理解史铁生的作品提供了现象学的视角,也为人文主义现象学如何应用于文学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
史铁生最初开始写作,是因为遭遇残疾所带来的巨大不幸使得他不得不持续地追问存在的意义,触及了许多存在论领域的问题。他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又是以自身的具体状况为出发点的,所有的追问、理解与解释,均立足于自身这一独特的“我”,这就使得他的写作带有浓重的解释学意味。史铁生对“我”与“世界”现象的持续关注,又使得他的写作具有鲜明的现象学色彩。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地相互叠加。史铁生的写作,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视为海德格尔式的此在现象学在文学领域异常生动的范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从现象学这个视角去解读史铁生,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对史铁生文字感性上的认识得到了学术基础,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史铁生的一些看法还不够深入。以后会继续阅读史铁生的。
评分算是一个学长写的书,这本书帮我打通了一些关节。那时候人还混沌,两个月之后清醒了许多,再看时,觉得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评分从现象学这个视角去解读史铁生,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对史铁生文字感性上的认识得到了学术基础,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史铁生的一些看法还不够深入。以后会继续阅读史铁生的。
评分从现象学这个视角去解读史铁生,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对史铁生文字感性上的认识得到了学术基础,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史铁生的一些看法还不够深入。以后会继续阅读史铁生的。
评分算是一个学长写的书,这本书帮我打通了一些关节。那时候人还混沌,两个月之后清醒了许多,再看时,觉得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