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

大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牛津大学博士,主要任职于悉尼麦考瑞大学。1989年,他开始在麦考瑞大学讲授大历史课程;1991年,他在《世界历史》上发表题为《为“大历史”辩护》的文章,首次为他的课程取名“大历史”;2010年,他与比尔· 盖茨一起成立“ 大历史项目”,这是面向中学生和普通公众的免费大历史网络课程,2013年底启动。克里斯蒂安是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和人文学会会员,同时也是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Cynthia Stokes Brow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国际大历史学会的创会委员。任职于加州多米尼克大学,2007年出版了《大历史:从大爆炸到当下》,此后,她一直参与多米尼克大学的大历史项目。

克雷格·本杰明(Craig Benjamin),麦考瑞大学博士,密歇根伟谷州立大学梅吉尔荣誉学院历史学副教授,出版和发表了许多论述古代中亚历史、大历史以及世界史的著作和文章,现为世界史学会会长。

刘耀辉,湖南邵阳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世界史博士学位,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领域为英国史、近代欧洲思想文化、西方史学理论等。已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30多篇,译著主要有《历史学的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史诗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追寻文明的起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
出品人:
页数:454
译者:刘耀辉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150.00元
装帧:全彩平装版
isbn号码:9787559609120
丛书系列:后浪大学堂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世界史 
  • 科普 
  • 后浪 
  • 科学史 
  • 大卫·克里斯蒂安 
  • 美国 
  • 【可信/不可信】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现代、科学的起源故事,打破地域、种族界限的历史

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世界史学会会长联袂编写

“微软之父”比尔·盖茨倾情推荐

……………

※编辑推荐※

☆ 现代、科学的起源故事

☆ 打破地域、种族界限的历史

☆ 改变了比尔·盖茨的思考方式

☆ 这是一个现代、科学的起源故事,讲 述我们周遭的一切是如何形成的。

☆ 这是打破地域、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界限的 普遍性历史,作者总结出138亿年历史演进中的八大突破,称其为八大“门槛”。

☆ 它交叉融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它在20多年教学实践、听取全球500余所高中及大学师生反馈基础上撰写而成。

☆ 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世界史学会会长联袂编写,“微软之父”比尔·盖茨倾情推荐

……………

※内容简介※

《大历史》所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还包括地球的过去,乃至宇宙的过去。阅读本书,读者将会追溯一段始于138亿年前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大爆炸和宇宙出现为开端。大历史包含了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种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叙述,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的介绍。

……………

※名人推荐※

“大历史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结合为一种单一、宏大且易懂的叙述。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可以与牛顿在17世纪以统一的运动规律将天与地结合起来的方式相媲美,它取得了近似达尔文在19世纪以一套进化理论将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统一起来的成就。大历史是世界史许多目标的自然延伸。”

——威廉·麦克尼尔,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

“大历史能做的,是向我们展示我们自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及我们面临的危机;它同时也向我们展现我们拥有集体学习的力量。我希望遍布全球的下一代都能够了解大历史,并通过大历史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一群人要为全世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建立一个免费的大历史在线教学纲要。”

——大卫·克里斯蒂安,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

“大卫·克里斯蒂安真的打动了我。这个家伙将各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铸造了一个单一的框架。真希望我年轻的时候就能学到大历史,因为它能为我提供一种思考学校作业和阅读的全新方式。它在非常有趣的历史语境中讲述科学,它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解释了如何将科学应用到大量当下议题之中。”

——比尔·盖茨,“微软之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机场书店里,记得是翻到里面讲到“交换网络”,让没什么历史知识积累的我感到新鲜,因此萌生想读的愿望。这本书具有后浪“大学堂”这些引进教材的一贯篇幅,内容丰富详实,我断断续续在家里、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读完后当然觉得收获很...  

评分

文/宝木笑 “Zwei Dinge erfuellen das Gemue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oe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e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e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有两种东西,我...  

评分

评分

在我过去的历史学习中,历史本质上是“人”的历史,所以起码得到了今天能挖出些遗迹来的人类状态,才算历史,什么史前猿人只是略略带过。而至于地球起源、人类起源,这属于自然科学,请读其它课本。再往前一些,什么宇宙起源之类,我的天,再换本书吧,那是天文学!正是因为如...  

评分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机场书店里,记得是翻到里面讲到“交换网络”,让没什么历史知识积累的我感到新鲜,因此萌生想读的愿望。这本书具有后浪“大学堂”这些引进教材的一贯篇幅,内容丰富详实,我断断续续在家里、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读完后当然觉得收获很...  

用户评价

评分

按需。

评分

以历史为骨,地理为筋的综合文化读物。看到最后意识到未来电池能量承载的意义重大。

评分

融合了地理 生物 考古 的一本通史教材…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国内的历史教材的角度局限于中国

评分

名副其实的“大历史”,不囿于从人类的社会活动角度推演历史进程的写法,从回溯宇宙的开端开始描述万物起源,自然科学的加入增添了观照历史的复杂维度,重新把我各处接纳来的有关生物、地理、经济生活、人类社会等断章整合梳理,读起来相当酣畅淋漓。

评分

从4月17日断断续续读了小半年(庆幸自己有标注读书日期和地点的习惯)。 许久未读的科普读物,完美解释了我从高中就有的疑问,为什么背历史一定要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开。 想得再长远一点,为什么要把人类史和太空、地球、环境的变迁分开? 放眼未来,金凤花环境总是会覆灭又诞生。这就是地球自己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