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言真正成熟表现在《富萍》。《富萍》是平白的、干净的语言的开始,会斟酌、寻找合适的表达。小说就是从你写第一句开始,进入一种命运。” ——王安忆
《富萍》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长篇小说名作,是《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长篇小说卷之一种。
2017年恰逢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的《收获》杂志创刊60周年。上海九久读书人携手《收获》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这既是回望《收获》杂志的60年,更是为了回应各方人士对这一盛事的热忱关注,同时供喜爱文学的读者品阅收藏。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是限量发行,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了《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共29卷,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总计一百六十余部长、中、短篇小说,及一百二十余篇散文随笔作品。除长篇各卷之外,其余均以刊出时间分卷或编排目次。
《富萍》描写的是一群移民过来的“上海人”,也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生存境遇,喜怒哀乐况味人生,当然着笔最多的还是富萍。这个从小就失去至爱的乡下妹,是怎样融入上海人当中的。面对这座华美的城市,她的内心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如同整个上海,整个世界在变一样……
王安忆
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上提过的。但是,看完了才发现其实我理解错了。这部作品不单单是以一个从扬州过来的女孩子的眼睛来反映上海给人的面貌,更是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来叙述外来人员在上海生活的面貌。作者似乎有很强的描写的欲望,事无巨细地描写。对于那些石库门里的,那些棚户区...
评分《富萍》将背景锁定在了解放前后的“新上海人”。他们是上海光鲜亮丽的暗部,是与摩登时尚的对立面,他们是上海的“边缘人”。 这本书的作者自然是富萍,与“浮萍”谐音,却也是无根的,父母早逝,寄居在叔婶家,漂泊不定,被许给了奶奶的“孙子”,来到了上海,住在奶奶干活的...
评分 评分在之前的读书笔记上提过的。但是,看完了才发现其实我理解错了。这部作品不单单是以一个从扬州过来的女孩子的眼睛来反映上海给人的面貌,更是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来叙述外来人员在上海生活的面貌。作者似乎有很强的描写的欲望,事无巨细地描写。对于那些石库门里的,那些棚户区...
质朴而有味,很舒服~
评分像一条小河,我觉得我的心被洗刷过了。
评分一点点鲁迅,一点沈从文,但依然很王安忆,很平稳。故事是好故事。又有点像许鞍华电影里的世界。
评分一点点鲁迅,一点沈从文,但依然很王安忆,很平稳。故事是好故事。又有点像许鞍华电影里的世界。
评分像一条小河,我觉得我的心被洗刷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