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故物永生》以作者早年在故乡生活熟悉的物什为叙述对象,讲述了隐含其中的人的故事,如《床》写的生老病死的人间真情;《碗》讲述的是大姑临终前对亲情的一种托咐;《八仙桌》则表达了传统人伦的赞颂。在这本书中,物是人事变迁的载体,也是抒发情感的载体,语言质朴灵动,扣 人心弦。“每一件故物,里面都住着一个故人。我们能闻到故人的鼻息,握到故人的手,抚摸到故人的脸颊。”“每一件故物,都是一个器皿,盛放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名家推荐
“朱自清散文奖”获奖作家 祝勇 ——
空间对他来说仅仅是一个舞台,他甚至痴迷于把舞台缩小在一条街(枫林街)的范围内,在他看来,这样的空间已经足够。在那里,时间闪展腾挪,他静静地打量着时间在人的面孔和内心里的发酵,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化学变化。
“《诗刊》年度作品奖”获奖作家 黑陶 ——
二十六种故物拼贴的,是一张我们如此熟悉、温暖又忍不住心痛的东方肖像。经由这些故物构成的幽暗汉字径道,傅菲成功地抵达了乡土中国的灵魂深处。
※编辑推荐
每一件故物,都留存了亲人的体温。
每一件故物,里面都住着一个故人。我们能闻到故人的鼻息,握到故人的手,抚摸到故人的脸颊。
每一件故物,里面都有一个浓缩的故乡。故乡的身影在水井里,在水井的月光里,在月光的叫声里。
每一件故物,都凝固了逝去的光阴。旧时光,草衰草黄。异乡漂流的人,又相逢在滴落的屋檐水下。故去的人,又回到一盏灯下。
每一件故物,都是一个器皿,陈放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们是摇篮,是碗,是水缸,也是眠床。
之所以谓故乡,因为故物里,有灵魂在驻守,让我们热泪盈眶。
傅菲,本名傅斐,20世纪70年代生于江西上饶县。曾做过17年报纸编辑。傅菲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第三届特聘作家。作者以写散文见长,作品常见于《人民文学》、《天涯》、《花城》等刊物。
已出版散文集《屋顶上的河流》、《星空肖像》、《炭灰里的镇》、《生活简史》、《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大地理想》、《傅菲作品·瓦屋顶下》、《傅菲作品·通往时间的上游》、《傅菲作品·万物柔肠》和诗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
门,迎接相熟的人,也迎接不相熟的人。相熟的人,有的会变得日渐陌生。不相熟的人,有的成了知己。我们坐在门里,等待一个人来,等一天,等一年,等十年,却始终不来。 ——《故物永生》 《故物永生》这本书语言描写生动,画面感强。读着这些文字,一幅幅画面便显现在眼前。他...
评分门,迎接相熟的人,也迎接不相熟的人。相熟的人,有的会变得日渐陌生。不相熟的人,有的成了知己。我们坐在门里,等待一个人来,等一天,等一年,等十年,却始终不来。 ——《故物永生》 《故物永生》这本书语言描写生动,画面感强。读着这些文字,一幅幅画面便显现在眼前。他...
评分《故物永生》讲的是旧物件,但实际怀念的却是那岁月中的人。作者所回忆的是这些老旧东西所带出来的儿时回忆,是那年春暖花开在房檐下坐在小木凳上听奶奶讲好听故事,是一种埋藏在灵魂中的亲情,是对物是人非的一种自我救赎。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作者这种写作能力,通篇都围绕在...
评分“老式的乡村,其实就是手艺人的乡村,似乎每一个乡村人,天生就是手艺人,没有传统手艺人的乡村,是缺乏情感和温度的乡村。”这些文字散居在作者在本书中的后记里,我把她们召集到这里,也一样的通顺和完整,美的无法无天的样子。 《故物永生》,看到书名的这一刻,就知道...
评分如果说一个人一辈子最宝贵的,应该就是他这一生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而这些点滴间发生的故事都以记忆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平日里虽然我们不会去触碰这些记忆,但是只要有某一个瞬间触碰到那些曾经的记忆,它就会像决堤的湖水一样,瞬间淹没你的记忆,甚至还会触碰到你的内...
真挚的情感弥补了文字的些许不足。
评分说是写旧物,实则是写旧人。物比人总是存在的更久,让我们总是产生寄情于物才能让故人永生。特别选读了《八仙桌》、《门》等章节,甚是喜欢。
评分作者很会写,通过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在普通不过的物件,近乎完整的在读者的眼前展开了自己家乡的画面,风物、人情描摹的都很细腻了。这些物件串联起了岁月的长河,也串联起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爱。
评分每一件老去的物品,就像我们老去的家人,品读着这些简简单单的文字,却让我想起了厚重的亲情,温暖得让我湿了眼眶!
评分略显做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