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幸免

無人幸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未讀·文藝傢·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作者:[加] 奧馬爾·阿卡德
出品人:未讀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96129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外國文學
  • 小說
  • 第二次南北戰爭
  • 美國戰爭
  • 科幻
  • 美國
  • 紀實文學
  • 戰爭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 推理
  • 人性
  • 社會問題
  • 末日
  • 心理
  • 現實主義
  • 孤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7年美國現象級小說,一個可能成真的故事。

書中所有的情節全都真實發生過……

——

2074年,美國。環境汙染,能源危機,海水倒灌,城市內遷,人們抬頭看見戰鬥機的情況像曾經遇見飛鳥一樣稀鬆平常。這一年,曆史重演,南北開戰。此時,薩拉特6歲,父親死後,他們舉傢逃離,從 南到北,被迫落腳佩興斯難民營。在這裏,十年彈指一瞬,生死彆離接踵而至:12歲,母親死於屠殺,17歲,姐姐死於轟炸,哥哥下落不明,最後是她自己,與過去再見,為戰爭所用。

戰爭的創痛是人類唯一的共同語言,它以相同的方式改變人,摧毀人,把人變得同樣膽怯、憤怒,復仇心切,投入不可預料的未來……

——

震撼!就像科馬剋•麥卡锡在《路》(The Road)中搭建的末日世界……一部將戰爭報道和反烏托邦題材巧妙結閤的佳作。——普利策評論奬得主角榖美智子

未來啓示錄也好,影射過去和現實的寓言也好,或者戰爭心理的研究材料也罷,無論你把它當作什麼題材來讀,《無人幸免》都是一本叫人深感不安的小說。 ——《紐約時報》

通過奧馬爾的文字我們看到瞭這個時代的焦慮和衝突。 ——《華盛頓郵報》

一部非凡的作品。在崩壞帝國裏死裏求生的薩拉特和她的一傢,他們的故事讓這本小說閃耀文學之光,同時又令人無比痛心,它和美國當今的政治現實的聯結,細思極恐。 ——埃米莉•聖約翰•曼德爾,阿瑟•C.剋拉剋獲奬作品《第十一站》作者

既是一個傢庭的編年史,又是一部末世啓示錄,《無人幸免》生動地描述瞭一個國傢崩潰的全過程。——《齣版人周刊》星級推薦

震撼!——《奧普拉雜誌》

反烏托邦的佳作……匠心獨運的想象……但最重要的是,埃爾·阿卡德的小說是對當今軍事占領的諷喻,從無人駕駛飛機到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到難民營裏的難民。 ——科剋斯書評

埃爾•阿卡德對構建反烏托邦小說的文本細節有一種天賦……看他構建的近未來世界就像看水晶球一樣,能照見現實。——《娛樂周刊》

厲害!談及暴力和戰爭,往往覺得它們遙不可及,記者齣身的奧馬爾讓每個人都覺得身臨其境……盡管它是未來世界的設定,但是絕對不能把它定位成科幻小說。《無人幸免》絕對有資格被稱為反烏托邦小說,距離我們生活的真實隻有一步之遙。——GQ

作者簡介

奧馬爾•阿卡德 Omar El Akkad

戰地記者,小說傢。

1982年齣生於埃及開羅,在卡塔爾的多哈長大,16歲移居加拿大。大學畢業之後在《環球郵報》擔任記者十年,報道過無數重大的國傢新聞事件。現在,奧馬爾和他的妻女一同生活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

《無人幸免》是他的第一部虛構作品,大膽想象瞭一場美國的噩夢。因為題材大膽,寫作手法新穎,這部講述美國第二次南北戰爭的小說一經齣版,即引發轟動,獲各界媒體交口稱贊,榮登各類年度選書榜單,至今全球已有36個版本。

目錄資訊

讀後感

評分

17年底,反乌托邦大剧的《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过的一句话被作为预言般争相转载。 “这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曾真实地发生过。”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奥马尔·阿卡德的处女作《无人幸免》,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即将抵达的未来。 一个战地记者构...  

評分

17年底,反乌托邦大剧的《使女的故事》横扫艾美奖,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过的一句话被作为预言般争相转载。 “这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曾真实地发生过。”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奥马尔·阿卡德的处女作《无人幸免》,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即将抵达的未来。 一个战地记者构...  

評分

評分

美国又一次耀武扬威。 继2018年3月的中美贸易战后。四月,美国对叙利亚发起“精确打击”,由头是政府军使用了化学武器,违背人道主义。这起冲突争议重重,有学者指出:人道关怀只是幌子,发生在叙利亚的战争,是美国与俄罗斯的代理人之战,特朗普不能坐视亲俄政府统一叙利亚,...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說是虛構文學,讀完卻讓人有切膚之痛。無關個人良善聰慧意誌力強與否,被戰爭裹挾的命運,很難不是悲劇。當武器升級,仇恨蔓延,終將無人幸免。

评分

這是一個關於理解的故事。加繆好像說過,善意如果缺乏理解,就會造成與惡意同樣糟糕的後果。理解有時可能比善意和評判都更重要。評判是容易的,在書中,薩拉特毫無疑問走上瞭歧路。錶達善意也是容易的,像書中的超級帝國源源不斷地運來毫無必要的救援毯。但理解卻是睏難的,也正是作者試圖通過這18萬字傳達給讀者的東西。每個受難的靈魂,都有一段源代碼般的過往。它並不要求你感同身受,或者寄予同情,但卻能讓你讀懂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有什麼重要嗎?或許不。但彆忘瞭,人最害怕、最憎恨的,莫過於自己無法參透的事物,所有的戰爭,也正是因此而起。

评分

手動拉低評分

评分

以小說的文字設想美國第二次南北戰爭,絕對虛構卻高度寫實。作者是記者,戰地記者,所以有時會有一種恍惚,覺得不是在讀小說,而是在看紀實記錄,明瞭直接,不加修飾。

评分

虛構的末世小說,關於難民營的一段挺不錯,其他部分說實話一般,第二次南北戰爭的起因和結局都很牽強,女主人公的轉變和結局也有些支撐力不足。評分有些虛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