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1963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专业代表作是《中古北族名号研究》与《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曾在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研究。性喜旅行,兴趣广泛。
生动还原八百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真实面貌,一本多角度的历史大散文。
一座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一颗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由这条路相连。
这条路尘封了八百年,当年皇帝仪仗浩浩荡荡、溪流清澈、青草茂美、骏马奔腾。如今已是沧海桑田。八百年前的辉煌,隐没在 平凡的村庄和深山荒草间。
这条路是元代的辇路,是皇帝往返两都之间的专属性道路,设有十八处纳钵。
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享受历史的丰富,探寻生命的意义,重新发现中国。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了解我所研究的中国吗?我一再地问自己。”
作者的叙述平静从容,充满古典气息,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读来欲罢不能。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与现实交错,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大历史与个人小历史在书中错落交汇。
在这条路上,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一边是遥远的史书上的沧桑印迹,一边是近处几十年的悲喜人生。年少时不为人所知的暗恋,三十年前的半途而废的远足,二十年前暴风雪中被倒提双脚走出黑松林,风华正茂的女学生突然离世,浅淡之交故人的神奇失踪,记忆里一朵牵牛花的摇曳,都因某一地点某一场景,在路上被恍然忆起。作者五十年的人生,也零星散落在这条徒步之旅上。
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本书汇集了许多的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所引用的国外旅行家的段落,几乎都出自作者的优美译笔,且金句叠出:
“挣扎多年以后,我们明白了,不是我们成就了旅行,而是旅行成就了我们。”
“旅行就好比婚姻,如果你以为你能加以控制,那必定大错特错。”
本书配以精美手绘插图,以及手绘地图,生动表现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是今年的一部红书。1月份印了第1版,当月即重印。作者罗新,是一个研究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教授。大都,就是北京。上都,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以东20公里处。元朝定都北京,但皇帝每年四月会从...
评分读《从大都到上都》,忽然发现元朝距离现在只有700年而已。我总以为那是很遥远的时代,但是原来700年也让人有弹指一挥间的感受。 对照当下这个2020年的冬春交替之时,每一天仿佛又都很漫长,日出日落、一日三餐,时间长得出奇。 再想到流传于世的那些诗词歌赋和故事,抛开家国...
评分典型的学者之文,阔大渊博,不乏真情的流露和诚挚的思考。从健德门到明德门,历时15天(中间虽然有迂回和借助交通工具),行程450公里,一路走来一路读(思)。作者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纸面阅读与徒步考察,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生,个人回忆与眼前景秀山河,时空交错,思绪纷飞...
评分内蒙古之行前,我买了两本书准备路上读,一本《忽必烈的挑战》已于行程中读罢,作过笔记;另一本《从大都到上都》,只读了小半,只得回家后补课。今日农历狗年末一日,读书在旅行后,笔记还是作在年前吧!也不算是为自己找理由,罗新上路前也曾想着每日晨起至午后行路,之后能...
评分5月25日下午,第十七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罗新徒步追随蒙元帝王的辇路而写下的《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出版之后载誉无数,最终为罗新赢得第“年度散文家”的殊荣。 罗新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进入历史研究的行...
诗人写散文,历史学家写游记,真是两大佳品啊。一个在于词语的精确,一个在现实空间中挖掘历史空间。丨历史现实对照,徒步旅行者,动植物观察,算是三个视角吧。作者的现实观察能力,和路上遇到的人聊天的深入度,乃至思考力都有欠缺啊,可能毕竟象牙塔太久了吧,也许也与性格有关。还有结尾着实仓促啊。
评分诗人写散文,历史学家写游记,真是两大佳品啊。一个在于词语的精确,一个在现实空间中挖掘历史空间。丨历史现实对照,徒步旅行者,动植物观察,算是三个视角吧。作者的现实观察能力,和路上遇到的人聊天的深入度,乃至思考力都有欠缺啊,可能毕竟象牙塔太久了吧,也许也与性格有关。还有结尾着实仓促啊。
评分文采不足,见闻亦无不凡,一条无名小河边的草有半尺高,那又怎样?你的蓝包放在墙角,那又如何?写来何用?读而即弃,弃而再读,不一会儿又按捺不住厌烦。
评分黑马群, 白翎雀 ,金莲川。唉,我美丽的沙拉塔拉。得书如此,生也何幸。
评分挺神奇,应该是因为重温了《公民凯恩》,囚禁了主人公的巨大宫殿,名为上都(Xanadu)。说来不过15天的路程,居然码出来这么厚的一本书。路上风物,其实无甚稀奇,好比禁止种植罂粟的印象,会盖过未到花期的金莲花。抵达中国的历史过去,只有依赖想象力。随处可见穿插的史料与诗词,包括对徒步意义的反复论证。地理意义上的这段路其实很近,但因为翻越长城,涉及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冲突,多出来无尽的古今同慨。作者并不掩饰是“为了走而走”(走完一天会回城或借车代步去酒店休息再返回途中某点),后半段有追思故人等篇章,亦引发了我的触动。不过,脚上冒水泡之类的事情,似乎没必要反复提那么多次呀。最后,无论做什么,拉伸很重要,有身体好好很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