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加拿大] 叶嘉莹
出品人:
页数:349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58789
丛书系列:迦陵说诗
图书标签:
  • 叶嘉莹
  • 诗词
  • 古典文学
  • 诗词赏析
  • 古典诗词
  • 文学评论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歌
  • 叶嘉莹
  • 初盛唐诗
  • 诗歌赏析
  • 古典文学
  • 唐诗
  • 诗词鉴赏
  • 文化传承
  • 诗学思想
  • 文学评论
  • 女性学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是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莹讲唐诗的系列讲座。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独到的用心。

作者简介

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五但吐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著作,影响广泛。

目录信息

前言
初唐诗人
初唐诗人之一 王绩
初唐诗人之二 杜审言
初唐诗人之三 王勃
初唐诗人之四 骆宾王
初唐诗人之五 陈子昂
初唐诗人之六 张九龄
盛唐诗人
盛唐诗人之一 孟浩然
盛唐诗人之二 王维
盛唐诗人之三 李白
盛唐诗人之四 王昌龄
盛唐诗人之五 王之涣
盛唐诗人之六 高适
盛唐诗人之七 岑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想要提高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再加上豆瓣上这书的评价真心好,便买来了。结果在书的题目上便发生了误会,我认为这书名不该叫《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该改为《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人》。从讨论作品变成了讨论作家,这可差得远了,就好比本想了解下鸡蛋好不好吃,却猝不及防的与母鸡相...  

评分

评分

初唐:宫廷诗人与上官体承袭着由南朝以来的诗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承担着诗歌变革的角色。 代表: 一、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杯采薇。 王绩是一位双重的隐士,不止归于田园,还以...  

评分

初唐:宫廷诗人与上官体承袭着由南朝以来的诗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承担着诗歌变革的角色。 代表: 一、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杯采薇。 王绩是一位双重的隐士,不止归于田园,还以...  

评分

记得第一次读到叶嘉莹先生的书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生平第一次和古典诗词靠的那么近,第一次和那些个古代的诗人们有了某种熟悉感。 叶嘉莹先生是一个把生命奉献给古典诗词的人,在台湾讲课,在国外讲课,在内地讲课,给小朋友讲课....她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  

用户评价

评分

遇与不遇、仕与隐的矛盾,圣之清者、圣之仁者的挣扎,初盛唐诗的气象,体现在诗人于尘世网罗之中建功立业、完善自我的人生追求中,并因其感发力量而意象高远。

评分

叶嘉莹演讲讲稿,语言自然流畅又平易近人,情感真挚,由浅入深,对于诗人的用典解释得非常详尽,当中又有延伸,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诗歌重要的从来不是韵律,而在于其所感发的生命,因此诗歌鉴赏的入门教育里,培养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是很重要的。

评分

口语体很好读,但也因此略显拖沓。

评分

感发,是叶先生在讲稿经常讲到的一个概念。叶先生通过感发这个概念来讲唐诗,深入浅出,讲得很好。

评分

比早年读的印象好,虽然释诗常常占上行文的一半,但其启发性依然不减,如同数学的例题,其间贯通对照,律法平仄和风骨情韵皆有,实在是适合我这等文盲。剩下的是对古典诗词的感想,对汉诗的偏爱我自己从未细想,这番看下来确实是对平铺直叙不比不兴的叙述的一种偏爱。魏晋是瘦削的,明明只剩骨架还佯狂,因而有一种冷清的火焰。辗转至唐的气象万千,律诗渐渐发展,于是就出现了中学诗歌分析里常用的“景中含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且这个情一定要有,否则便空有富丽之姿而缺心肝,倒可以和波德莱尔的移情相互考量一番。这也是我当年喜爱王维和李白的原因,一个是以写不带生命的景物跳跃出生命的微动,一个是以汪洋恣意之姿以气动文,对杜甫不甚了解,这番觉得他写东西写得真是深。赋比兴三者里赋最妙,而杜甫和陶潜这个用的最好。另外就是要熟能成诵,还需十年寒窗功吧。这本书还有个好处是完全刷新了我对王维的认识,以及某种程度上懂得了对俳句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