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从省域的角度,以精英的政治参与为明线,以长期的国家向下推进为暗线,结合公共空间、自治组织、新政的讨论,重构晚清的政治史叙事。比萧邦奇的优点在于叙事体系较为完整,结论收敛得圆满。对今人而言一大启示是太平天国后“士-商”属性关系成为新的政治变革起点,在已经无力引导国家的“士-吏”属性关系之外独树一帜,此政治史一极大变局,不可不察。
评分201704
评分https://pan.baidu.com/s/1qYdCHJ2
评分很不错的书,应该给四星半。不过只看了大意。不知什么时候会有机会细读。
评分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糅合冲击—回应模式与现代化关注(费正清学生),既强调中国地方“内部”历史动力与传统重要性,精英与官府抵牾非一日之寒,又大量引社科概念将中国近代政治转型形塑成欧洲路径之异类的形象(尤在阶级身份转变和政治分类学上),国家—社会二分贯穿始终,同时强调西方强权入侵渗透带来的转型动力。精英自治组织、公域和精英官府互动机制的转变,但也不自觉关注精英构成与(阶级)身份变迁。商业化与外贸发展地区精英有更多渠道获取资源,不再完全依赖官府认可和科举功名,士绅逐步带上地主商人二重身份。近代战败与外国入侵激起基于地方认同的爱国心与自保力量,官府财源与权力衰落不得不更多依赖地方精英管理“公事”的缓冲作用,精英组织借助新政推行逐步获得更大权力,又因抵抗外债与革命活动而愈加成为地方政治化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