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历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主编、国内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采访室主任、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出版有《沉默的高原》、《珠宝王国探秘》、《中国世纪大灾变》等9部小说集、长篇报告文学集,其作品多次获奖。
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淡漠中远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沧桑,却总有些风景从不曾远去,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回望延承历史文脉,蕴涵古老深沉的中国城镇。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回望着,我们发觉,虽然往事已经如烟,但在那些穷街陋巷之中,仍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熠熠发光的瑰宝。
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如今发出了怎样的呼救;
从敦煌到罗布泊,跟随着作者的步履,踏寻过我国西北生态链条中最脆弱的这一段,历史的黄卷哗哗地翻得飞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当人们已习惯于沉默,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时,作者用他的脚步和心,踏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抚摸着众多历史痕迹,追怀了无数的昔人旧事。
作者在后望书中从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人文关怀角度,以历史回眸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三门峡水库、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了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兴修水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两大重要课题,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艰难的,翻开就是满目历史黄沙滚滚,而这些黄沙至今不息。 读这本书,注定是要含着热泪去读的,而泪水过后,悲痛之余,是长长的怅怅的叹息,还应该有深深的反思。 同时,这也是一个恶补常识的过程。我深知自己的常识有多么的匮乏,我不知道原来北京是不缺水...
评分《后望书》编辑手记 我很庆幸,能遇上《后望书》这本书。 在编的过程中,就有很多人问我,《后望书》是写什么的。 很多时候,我会说,等书出来,你看吧。 不是卖关子,而是很清楚,几句简单的话,根本不能讲清楚《后望书》的价值。 它是游...
评分 评分每一个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或从事与城市发展相关行业工作的人,都有一种习惯,面对难解的矛盾和频频爆发的事件,仍保持信心满满得态度。当代中国不易,当代中国城市不易,既要跨越重重障碍,推进发展大局,又要解决好当下与过去的关系,使中华文化以城市发展的形式得以延续,不...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艰难的,翻开就是满目历史黄沙滚滚,而这些黄沙至今不息。 读这本书,注定是要含着热泪去读的,而泪水过后,悲痛之余,是长长的怅怅的叹息,还应该有深深的反思。 同时,这也是一个恶补常识的过程。我深知自己的常识有多么的匮乏,我不知道原来北京是不缺水...
太煽情了
评分这是叫人如何痛心的惨烈。
评分立意很好,有点专,不耐详看。趣味稍差,有深度。浏览数过。
评分中段比前后写得都要好看,分析绵密而笔力雄厚。在作者的不断讲述中,总觉得华夏享国千年,世事翻覆黄变迁,但遗留馈赠始终丰富,滋养民族使根脉延续,不曾断绝。但为何仅仅是在如今,便要发生如此天翻地覆之变化,以一代穷力,导致万劫不复之果?
评分历史书里的鸡汤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