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从小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插队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

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

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

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系西队从事考古发掘。

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

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学和古文献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兵以诈立》、《丧家驹》、《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李零自选集》、《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零
出品人:
页数:4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47.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271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零 
  • 文献学 
  • 簡帛 
  • 学术史 
  • 简帛 
  • 历史 
  • 出土文献 
  • 文獻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作者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此书在面上梳理了出土简帛文书类的大致面貌,很有阅读参考价值,只是李零旧学功底不深,对很多学术源流方面的基本情况不甚了了,所以他说关于学术源流方面的话很多是不靠谱的,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他说班志六分法有诗赋略,是因为文学的篇藉太多无法附在六艺略诗类后,所以单独...  

评分

什么是书?一同学博客,是书不?不是。那么《曾国藩家书》何以是?那么《论语》何以是?五经中,有诗集、有文抄、有断烂朝报,《易》也许在某层面是一系统书。书以系统定义乎?以模样定义乎?以版权定义乎?此三定义皆有问题,而皆有启发。 系统不必有。读《老子》《中庸》都不...  

评分

什么是书?一同学博客,是书不?不是。那么《曾国藩家书》何以是?那么《论语》何以是?五经中,有诗集、有文抄、有断烂朝报,《易》也许在某层面是一系统书。书以系统定义乎?以模样定义乎?以版权定义乎?此三定义皆有问题,而皆有启发。 系统不必有。读《老子》《中庸》都不...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编辑不上心。

评分

一下午加半晚上就看完了。不晓得是看得太快了还是李零先生写的书太好读了。具体的材料性知识就不谈了,在当时是收的很全了,这几年又有新材料,可以按照他的框架填进去。比较好的是他观察的角度,古书经典化,跳出诸子看诸子,把传世文献与简帛古书都视为管中窥豹、要站在更高角度观察全局等等,书里面提出的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很值得一想。不过学术源流的分析好像还是薄弱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出来?

评分

比较有启发性,李零有点像儒家。

评分

一下午加半晚上就看完了。不晓得是看得太快了还是李零先生写的书太好读了。具体的材料性知识就不谈了,在当时是收的很全了,这几年又有新材料,可以按照他的框架填进去。比较好的是他观察的角度,古书经典化,跳出诸子看诸子,把传世文献与简帛古书都视为管中窥豹、要站在更高角度观察全局等等,书里面提出的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很值得一想。不过学术源流的分析好像还是薄弱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出来?

评分

一下午加半晚上就看完了。不晓得是看得太快了还是李零先生写的书太好读了。具体的材料性知识就不谈了,在当时是收的很全了,这几年又有新材料,可以按照他的框架填进去。比较好的是他观察的角度,古书经典化,跳出诸子看诸子,把传世文献与简帛古书都视为管中窥豹、要站在更高角度观察全局等等,书里面提出的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很值得一想。不过学术源流的分析好像还是薄弱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