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歌人、随笔家。本姓卜部,居于京都吉田,江户时代以来通称为吉田兼好或兼好法师。精通儒、佛、道学与老庄思想,文学造诣深厚。
■ 西川祐信(1671—1750),日本江户中期著名浮世绘画师。生于京都,号自得斋、 自得叟、 文华堂等。最初跟随狩野永纳和土佐光祐学习绘画,后吸收菱川师宣与吉田半兵卫的画风,创立西川派。擅长美人画,被称为“京坂浮世绘界第一人”。
························
《徒然草》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于他的趣味性,卷中虽有理知的议论,但决不是干燥冷酷的,如道学家的常态,根底里含有一种温润的情绪,随处想用了趣味去观察社会万物,所以即在教训的文字上也富于诗的分子,我们读过去,时时觉得六百年前老法师的话有如昨日朋友的对谈,是很愉快的事。——周作人
《徒然草》在日本,为古文学中最普遍传诵之书,比之四子书在中国,有过之无不及... ...它的文调的谐和有致,还是余事,思路的清明,见地的周到,也真不愧为一部足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郁达夫
若论绘之名家,除西川祐信外更无他人。西川祐信诚为浮世绘之圣手也。——柳泽淇园
★ 影响后世600余年的传世古典杰作,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并称为“日本随笔文学双璧”。
★ 2018全新译本特别收录于1740年出版的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精品、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师西川祐信全本《徒然草》原画。50余幅精美浮世绘插画穿插其中,领略日文原版古书之美。
★ 文风素朴内敛,极富人生哲理,其中的无常观与风雅思想见证了古代文艺美学与哲思之高。
························
《徒然草》是兼好法师在旅途中所写的随笔集锦,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与鸭长明的《古事记》并称为日本三大随笔集。全书共分243段,长短不一,记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感,朴实亲切,直抵心灵。《徒然草》以其淡泊文字间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闻名于世,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一颗闪耀清美之光的璀璨明珠。时隔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是芳香四溢,难以释卷。
■序段 つれづれなるまゝに、日くらし、硯(スズリ)にむかひて、心に移りゆくよし なし事(ゴト)を、そこはかとなく書きつくれば、あやしうこそものぐるほしけ れ。 ■第一段 いでや、この世に生れては、願はしかるべき事こそ多(オホ)かンめれ。 御門(ミカド)の御位(オホンク...
评分上个月买了这本译者署名文东的《徒然草》后,一看,是大白话,因个人认为大白话的译文失去了古典散文的韵味,所以便去网上找了王以铸的80年代文言老译本来看。结果,两本书一对比,发现文东的所谓译本,其实就是篡改王以铸的译本!!他只是把王以铸原先的文言译文,变成大白话...
评分读吉田兼好的《徒然草》,每每有会心处。且不论它引经据典时,常有论、孟、庄、易中我们耳熟能详的章句,即在它所讥刺的纷纭世象,它所推崇的日常趣味里面,喜欢读明清笔记的人,也会看到不少似曾相识之处,要为之一颔首、一莞尔。比如它对“观贺茂祭”众人诸相的描写,就让人...
评分■序段 つれづれなるまゝに、日くらし、硯(スズリ)にむかひて、心に移りゆくよし なし事(ゴト)を、そこはかとなく書きつくれば、あやしうこそものぐるほしけ れ。 ■第一段 いでや、この世に生れては、願はしかるべき事こそ多(オホ)かンめれ。 御門(ミカド)の御位(オホンク...
评分对于习惯望文生义的人,《徒然草》的书名容易产生歧义。译者文东说,“徒然”日文中原本的意思是“无聊”,最早将此书翻译到中国的周作人则译为“无聊赖 ”。书名取自卷首语:“无聊之日,枯坐砚前,心中不免杂想纷呈,乃随手写来;其间似有不近常理者,视为怪谈可也”。“草子...
偶有佳句,可惜说教色彩偏浓。 「有一位遁世者说:“在这世上已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束缚我的心灵。对于我来说,难以舍弃和忘怀的,只是斗转星移,世事变迁。”我也有切身之感。」需极静的心境。
评分因着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来读这本,其境其意,不由让人想起一句:一朝芳草碧连天。
评分很戾气总感觉…没有感到真境界,一些不乏嘲讽感的“……就那么难吗”,唉,人生真的挺难的,自知不堪,就不要太嘲讽了吧…
评分因着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来读这本,其境其意,不由让人想起一句:一朝芳草碧连天。
评分感觉比《枕草子》好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