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社會學 文化研究 文化 社會學/人類學(經驗研究) 哲學 社會 曆史 羅伯特·波格·哈裏森
發表於2024-11-24
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不知道會不會是今年讀的最後一本,作為年末的最後一本似乎很有意義。今年工作中遇到的眾多品牌執拗於“品牌年輕化”,從80後開始,形容年輕人永遠都是“個性 自我 追求獨立自由”,無論是整體的社會氛圍還是商業品牌,永遠都在不遺餘力地對年輕人進行討好與吹捧,而對於“年輕人”實際的膽怯、平庸、從眾選擇視而不見。前段時間讀到一則新聞,一個69歲的荷蘭人希望將自己的年齡改為49歲,當選擇名字、國籍甚至性彆成為一種自由的時候,年齡是否也可以成為一種自我的選擇呢? 2018年,我25歲啦,似乎已經處在瞭一個年紀的曖昧地帶,提案的時候,再談到客戶的年輕目標受眾時,我自然而然地用的是“他們”。我不知道在談論年輕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與“他們”的界綫究竟應該劃在何處,就希望還是不以此感到過度的喜悲吧。
評分囉囉嗦嗦的浪漫,輕輕柔柔的哲學。讀得懂的就記下來,讀不懂的就隨他媽便吧。
評分有時候生活裏見到某些不懂社會通則的人,就覺得疲倦,現在覺得寬容瞭,因為大約隻有對這個世界持續充滿好奇心,不在乎某些既定規則,纔會創造齣一些非凡的成就吧。
評分很好看的小書。看標題以為要講洛麗塔式的老少戀,沒想到講瞭人類文化變遷。作為一個語言學傢,跨專業地講述人類史,知識點可謂豐富。有些資料浮光掠影讀過點,沒想到被作者這麼一串連清晰瞭很多。神/英雄/人的社會,人類在起初開始認識大自然時懵懂,於是有瞭各種神;隨著人類意識開濛,改造自然構建人類社會,開啓英雄(領袖)時代;又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人作為一個個體越來越有個人自我意識,於是個人理性時代開啓。對世界文明史接續的觀點,蠻有道理;特彆是談到新新文化的“摧毀性”(法國大革命及類似運動,納粹運動)。當然 作為美國人 作者還是誇瞭下自國文化。不知現在作者對川普怎麼看?另,非常喜歡作者的視角,期待更多作品引介。翻譯也蠻好的。
評分書名翻譯是一次事故吧,本以為會看到心理學社會學的分析,結果是古典學的勸誡,要給青春(天纔)以智慧,雖然也精彩,但總是和期待的不一樣
羅伯特·波格·哈裏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斯坦福大學法語與意大利語係講座教授,在該係從教三十年。早年專注於但丁和歐洲中世紀文學,其學術研究後來擴展到更多的文學時代與作品,以及哲學、宗教學、曆史、藝術史等學科,其著述大多結閤各門學科的思維方式來探討人之為人的根本性議題,例如人的大地屬性、生者與逝者的關係、年歲與時間等。
主要著作有:《貝雅特麗齊之身》(1988 年)、《森林:文明的暗影》(1992 年)、《羅馬之雨:文學何用?》(1994 年)、《逝者之國》(2002 年)、《花園:談人之為人》(2008 年)、《我們為何膜拜青春:年齡的文化史》(2014 年)。上述著作多被譯成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語言。《花園:談人之為人》的中譯本於2011 年由三聯書店齣版。哈裏森從2005 年起主持思想性廣播訪談節目《有識之見:談生活與文學》,過去十年間播齣瞭180 多期節目。自2009 年起,他為《紐約書評》撰稿。哈裏森還創建瞭一個主要成員為文學學者的搖滾樂隊,名為“玻璃浪”,為之譜寫歌麯並擔任吉他手,2010 年該樂隊齣版瞭首張專集《玻璃浪》。
梁永安,颱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近百本譯著, 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啓濛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 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 )等。
我們為何膜拜青春:年齡的文化史
[美]羅伯特·波格·哈裏森著 梁永安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1
ISBN:9787108060426 定價:36.00元
讀哈裏森的書就像是在一條小徑上漫步,穿過一座細心灌溉、大量播種和陽光斑駁的樹林……就像打造一座花園那樣,它帶給你的驚奇是無止境的:過程就是一切。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哈裏森是當今最優秀的文評傢之一。他極其淵博,心胸寬廣,熱情洋溢而充滿好奇心,有著多方麵的修辭天分。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本書是對人類“年紀”的哲學思考。以半個多世紀前齣現在美國、之後逐步東漸的人類的“返老還童”現象為切入點,力求揭示人的年齡這一現象中錯綜復雜且彼此作用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與曆史內涵。作者穿梭往返於哲學、文學、科學和曆史之中,探討瞭西方文明史中成熟(智慧)與青春(天纔)這兩種力量之間的互動、衝突、平衡或協作,論述瞭現代世界以科技為核心錶現方式的“天纔”所起的主導作用,及其過度發揮所造成的精神睏境。
作者自科學藉來“幼態持續”(neoteny) 的觀念( 指將幼年生理特徵保持至成年),又把它擴大應用至文化領域,大力論證“青春”是文化的創新動力。另一方麵,他又看齣戰後席捲西方文化的“返老還童”現象,乃人類文明史前所未有。在曆史、文化方麵,我們這個時代遠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成熟,但同時又愈來愈趨於年輕化,如此兩極化的劇烈變動可能會打亂曆史連續性,將人類未來帶入不確定的領域—一個與過去全然斷裂的不可知世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