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公房(1924—1993)
日本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东京,在中国沈阳读过小学和中学时代。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科专业;50年代初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其处女作《赤茧》、《墙》分别获得战后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日本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其小说和剧本代表作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一再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与大江健三郎及三岛由纪夫鼎足而立,构成了当代日本先锋文学的独特风景。其作品在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级文学大师。
他以荒诞无稽的情节曲折地隐喻着现世中人的悲剧性命运。1962年创作的《砂女》,把这种存在的无奈和畏惧推向了一个艺术表现的高峰。那徒劳的西西弗斯式的反抗和最终无法逃逸的环境,莫不就是人类生存的终级象征。
《砂女》是让安部公房闻名世界的一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自问世以来,便获得很高评价,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主人公,某学校教员仁木顺平,利用休假日外出采集昆虫标本,住宿砂穴民家。穴中只住有一位年轻女人。第二天“他”醒来发现,通往地面的绳梯已被人撤去,始知自己受了欺骗。这处砂的村落由那位把“他”引往砂穴中的“年长者”控制着。虽有粮水烟茶平均按时供给,却无行动自由。“他”几次劝导年轻的女人放弃这种无视自我存在的、为了苟活而终日挖砂不止的活动,却遭到女人绝念而平静的拒绝:不可能。在与女人的肉体生活中,“他“获得过短暂的快乐,但逃跑的心不死。然而几次行动都惨遭失败。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通往地上的绳梯,却已无心逃出。
《砂女》凝聚了安部公房之前创作和思考的精华,又为接下来的作品建立了一个关于都市的基本框架和空间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种类型的都市人不断登场,在寻找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纽带,还有自己人生的意义。
存在主義的精彩作品。藉由敘述一名昆蟲採集者無意間來到沙漠村落,被誘騙進入砂之監獄的故事,探討焦慮、圍困、自由,與存在之痛苦等課題。 砂,具有難以言喻的魅力,可惜安部的時代,混沌理論還沒成為顯學,不然精通數學的他,一定也會被單顆粒躍移的線性動力學所迷...
评分安部公房称自己是“故乡厌恶者”,那恐怕是不假的。 1924年安部生于东京,生后不久即随父母移居殖民地满州,直到成年。1940年,十六岁的安部第一次回到所谓的”故乡“日本,在那之前,日本之于他只不过是教科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异乡的满州倒成了他实实在在的乡土。 1944年...
评分阅读体验像从头到尾被埋在沙里,带着可能会逃脱的侥幸窒息的存在着。一开始就告知结局,后面啃的有些艰难。
评分读书过程中血一直往头上涌…在后四分之三处脸整个发烫,薄薄的书但是需要的精神对抗太强了,我觉得主人公被笼罩的压迫完全投射在了读者的精神上了,读得脑子嗡嗡响。能略微明白是怎么样的一个巨大隐喻,所以读到最后结局的暗示反而让人觉得没有那种轰然一声的彻底崩裂,所以有点失望。但是也可能是我总是忍不住把自己的身体调整诚读推理小说的状态……“如果没有惊天结局的重重一击,那前面如此痛苦忍受的粗砺阅读体验是为了什么呢……自找苦吃吗…”
评分太厉害了
评分一个隐喻,被异化、被规训的人生,心理描写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叙事拖沓,不讲究语言的精准和直接,也是日本小说的弊病。小说首尾所抖的包袱有点拙劣。
评分背封写着“村上春树喜爱的作家”。顿时明白行文间的熟悉感从何而来…是那一代的日本作家都钟爱无名男女主角,大量对话和虚无主题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