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義德·侯賽因·納速爾,當代伊斯蘭教思想大傢,世界知名比較宗教研究學者。 1933年齣生於伊朗,1958年獲哈怫大學哲學博士後迴國,先後任教於德黑蘭大學、亞利安默赫爾大學,1973年被任命為伊朗皇傢哲學研究院院長。1979年1984年任美國天普大學伊斯蘭研究皸投。1984年至今任華盛頓大學伊斯蘭研究教授。1981年受邀著名的Gifford講座,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非兩方人士,並集結成他的重要著作《知識與神聖》。其他著作包括《人與自然: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宗教與自然的秩序》、《現代世界中的傳統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理念與現實》等。
沒有哪個主要宗教曾像伊斯蘭教那樣,在西方世界中遭受如此扭麯。將伊斯蘭視為一種宗教,以及一個世界主要文明的“主導思想”和支配原則,在今天意義是格外重大的。不僅因為它彰顯瞭超過十二三億穆斯林人口的生活之道,更因為伊斯蘭及其文明在歐美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中,其實扮演瞭比一般認為的更為重要的角色。而且伊斯蘭教是亞伯拉罕一神教體係的重要分支,如不對其進行研究,那麼猶太教和基督教所屬宗教體係的整體知識將會有所欠缺。本書作者為現代伊斯蘭思想大傢,他以深入淺齣的文字勾勒瞭一韆多年伊斯蘭文明的全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伊斯蘭就是生活——活生生的中古意義上宗教的完美典範。
评分瞭解伊斯蘭教的曆史...語言有點晦澀....抽象
评分伊斯蘭本位視角的宗教介紹,主要介紹伊斯蘭教的曆史源流、思想和現狀。明顯有彆於西方本位主義對伊斯蘭的負麵宣揚,更關注教義的詮釋和理念的共情,但這自然也導緻瞭些許措辭的主觀性。書中不少內容是直接拿基督教為核心的西方作為對標的,自證瞭伊斯蘭教今日的尷尬處境。與西方思想衝突最大的可能是:認為人的義務先於權利,人的身體、生活、生命都是對生命賜予者的義務,不贊成將人置於存在中心,這些點與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人本主義思想衝突劇烈。之前看瞭不少拉閤爾、撒馬爾罕等地的人文觀光視頻,感於普通民眾的友善與虔誠,現在大緻可以理解伊斯蘭教徒的虔誠,這來源於“伊斯蘭即生活”的理念,超驗性存在於日常生活。
评分“我不是東方,也不是西方……我看到的是獨一,我認識的是獨一”,這就是道傢思想啊。
评分瞭解伊斯蘭教的曆史...語言有點晦澀....抽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