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裏剋·史密斯(Hedrick Smith)
美國當代著名時政記者、暢銷書作傢,普利策新聞奬獲得者。曾長期供職於《紐約時報》、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等新聞機構。曾因參與“五角大樓文件事件”分享瞭普利策新聞奬,又因其1971到1974年對蘇聯的國際報道而獨享普利策奬。由於其對當今美國社會問題的分析性報道而多次獲奬。
譯者:文澤爾
作傢,私人圖書館館長,書評人,德英文譯者。從事歐美經典著作翻譯十餘年,譯著計17部,四百餘萬字。知名譯作有《格林童話全集》《丈量世界》《一抔塵土》《鴿子隧道》等。
★★★
普利策新聞奬得主力作
賡續名作《光榮與夢想》
為你揭示美國中産之殤
★★★
特朗普上颱執政路綫圖的預言之書;中美經貿關係未來走嚮的鏡鑒之書;美國中産階級走嚮沒落的教訓之書
【內容簡介】
特朗普上颱之前五年,《誰偷走瞭美國夢》一書風行美國,登上各種暢銷榜。美國普利 策新聞奬獲得者、資深時政記者赫德裏剋·史密斯告訴美國人民,美國夢在美國立法機構、政治製度和資本力量的閤力之下,正在一步步走嚮瓦解。他通過走訪卡特、剋林頓、索羅斯等美國政界、商界大佬和幾十位典型的美國中産民眾,揭示瞭白宮、國會山和華爾街的精英們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政治和經濟權力左右美國國傢政策的走嚮,及其對美國中産人群的影響。作者讓我們看到中産階層既可以是現代社會的塑造者,也可能是權貴階級的犧牲對象。
【編輯推薦】
1. 時代性強。
最早預示特朗普上颱的警世之書。
特朗普成功當選震驚瞭世界,到現在很多人都還不知道美國發生瞭什麼。但在特朗普上颱之前四年,史密斯在本書裏就把問題說透瞭。某種意義上,這本書就是特朗普的施政綱領。
2. 可讀性強。
雖然作者通篇都在解讀美國的政治經濟大問題,卻讓讀者讀來卻容易進入,不覺晦澀、繁冗。他在行文和篇章布局上注重讀者閱讀體驗,再以敘事和論述相結閤,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讓讀者在輕鬆地閱讀中洞見美國深刻的社會問題。
3. 資料紮實。
作為美國首屈一指的調查報道類記者,作者為寫作此書做瞭大量的人物采訪和資料搜集。無一字無來曆。本書英文注釋多達426條,引用書籍和文章達75餘本/篇。
【吳曉波推薦】
中美兩國處於貿易摩擦高峰期,其實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實有很多相似。比如中國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美國也有“鐵銹地帶”。1970年代以來,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産業衰退期,該地區原勞動密集型産業開始轉嚮海外,本地工人大量下崗,不再能保持體麵的中産生活水平。
《誰偷走瞭美國夢》對此做瞭深入的分析。讀完本書,你會理瞭解為什麼會他們後來成瞭特朗普的選民。中國目前也有相似的問題,也應當有藉鑒之意。
【媒體推薦】
史密斯為捲入曆史的這些大人物小人物所作的畫像讓整個敘述生動起來,將枯燥的經濟分析還原為復雜的人性問題……而這些人物本來就是與曆史不可分離的。
——路透社
對美國四十餘年來的經濟曆程做瞭全麵而權威的審視。
——《赫芬頓郵報》
有些好作品能解釋清楚我們所處的泥潭……但是沒有書能像史密斯一樣準確而暢曉地用細節追溯到源頭”
——《西雅圖時報》
視域廣闊……史密斯開齣瞭一些可以緩解美國當下問題癥狀的藥方。
——《今日美國》
對美國當下經濟癥狀做瞭精湛、全麵而閤乎邏輯的分析和診斷。
——《科剋斯書評》
总体来说,个人认为这是本四星的书,本书通过实际追溯实际的立法及其影响的角度,来探讨美国中产阶级被压缩的缘由。有很多值得深度思考的探讨。 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作者对于全球化对美国制造业影响的质疑。这里牵扯一个利益分配不公正的问题。制造业迁移出美国是...
評分 評分文/宝木笑 赫德里克•史密斯在其新作《谁偷走了美国梦》的开篇指出了一个很有家国情怀的事实,那就是帝国的灭亡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往往具有隐匿的开端”。这确实是历史研究的一处颇值得玩味的地方,罗马帝国灭亡的开始,肯定不是指的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末...
評分总体来说,个人认为这是本四星的书,本书通过实际追溯实际的立法及其影响的角度,来探讨美国中产阶级被压缩的缘由。有很多值得深度思考的探讨。 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作者对于全球化对美国制造业影响的质疑。这里牵扯一个利益分配不公正的问题。制造业迁移出美国是...
2016年11月9號時我發布瞭一則廣播https://www.douban.com/people/wenzel/status/1913723293/ 彼時川普尚未當選美國總統 但他的Battle of Gettysburg已然得勝 同時也暗示瞭迄今為止的執政方針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 當時我不止早就讀過Hedrick的這本Who Stole the American Dream 並且也在開始著手其中文版的譯介 它原文的遣詞造句十分記者化 紅脖子階層讀起來不會有任何問題 秉承一兩年前觀點看來似乎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改變 如今已經、正在或即將發生 深入草根的數據和事實雄辯地說明瞭川普的降臨絕非黑天鵝事件 而是以Powell Memorandum呈交為曆史節點的漫長歲月裏 自個兒一步一步走到這步田地的
评分指齣瞭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廂情願瞭
评分無力可為,無力可為。無力再去“我要”,更不會迴答“要我”。為什麼要我理解這個時代?為什麼要我瞭解韆裏之外的國傢緣何被憤怒撕碎瞭平衡?為什麼要我在不能自我滿足的情況下關心他人?
评分全麵深入地分析美國中産階級夢碎的根由,這裏麵,有政商頂層的緣由,也有美國內外經濟社會大環境的助力。書裏講到的新經濟政策、稅收、養老、次貸等問題,似曾相識,各自體會。財富兩極嚴重分化的現象,不止美國有。
评分看起來像多年收集拼接的材料,本人也有瞎話。但很多人誤解,說他太幻想,其實他最大力的批評是,為什麼同樣是全球化大玩傢,德國製造業仍然貢獻高達20%崗位,美國卻從70年代22%暴跌至9%?為什麼美國中産收入增長停滯最嚴重?原因很多,但顯然有人主動拋棄:跨國企業海外利潤免稅(完全本土經營者繳公司稅35%),2005更說服布什對迴岸利潤僅徵5.25%低稅,辯稱會創造大量就業(跟蹤發現92%以股息和迴購形式流迴頂層,8%用於創造就業)。這是規則的激勵(誰製定規則?),就不難理解為什麼2007年IBM要為一項“在3年內將50%資源轉至中國”的管理方案申請專利瞭(曝光後24小時,在“完全是反美行為”的怒罵中IBM撤迴申請。新威權怪獸也是他們參與喂養的)。川總做法有他閤理的邏輯,本書是旁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