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网名“风行水上”。画家、作家,现居合肥。已出版随笔集《世间的盐》《橄榄成渣》。是近十年来豆瓣网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
读者亲切地称他“风老师”,说他乃奇人也,六十年代末生,高中未毕业,一路当过银行出纳,干过野外测量,做过小生意,卖过服装,做过装潢,摆过地摊,杂七杂八“捣鼓”过好几十种行当,唯一没有间断的就是画画、读书、写字。
本书是作家高军的一本散文经典,
所描绘的是一幅幅市井画卷。
高军笔下的人与故事充满智趣。
他利用敏锐的触觉,观察细致入微,
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描摹得生动有趣。
书中礼俗掌故、吃喝玩乐、行走见识、家常咸淡、
邻里小事无所不包,热闹里头自有真意趣在。
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倒 出来的是五味 俱全。
几句随意漫谈,或让你捧腹大笑,
或勾起你温情回忆,或让你大呼人间有爱,
或让你唏嘘不已,或引你念起旧情人,或使你释怀旧恨……
作品中嬉笑怒骂、娇嗔痛哭,皆智趣。
名人推荐:
高军把厚重的生活写出轻松幽默,他的书一直对我的胃口。你甚至可以读一段给你的孩子,别以为他不懂,笑点和泪点没有太大年龄差别,这就是美的力量。
——张泉灵
风行水上的一脉可远溯至魏晋时期《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近可到汪曾祺的民间志这一脉。写人注重其“奇”、“怪”,看起来非常地有意思。
——浮尘录(邓安庆)
(风行水上的)字不是咯噔咯噔敲出来的,是连描带刷画出来的,可见长袖飞舞、东张西望的兴致。所以说,这是本很道地的纸书。
——张佳玮
《世间的盐》:似曾相识“咸”归来 文/严杰夫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这是《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句子。“风行水上”高军老师的新书用了“世间的盐”作为书名...
评分一位朋友近日过生日,他生平志向是出书,纪念他发明了拔丝地瓜的外公。我和老婆这样的俗人也乐得附庸风雅,送他几本书作为礼物,力争为他的出版大业加砖添瓦。其中就有这本《世间的盐》。 这位朋友在我们眼中是个奇人逸士,行状诡异,让人着迷。高中毕业,老爹怕他谋生无门,...
评分看完了风行水上老师的书,读的非常快乐的一星期,封面太可爱了,令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许多期《故事会》(对那时候的我而言,那时候的故事会真的很好看)中的插图,如果每一篇都能配个这样的插图就更好了。 读完,沉浸其中,想起许多往事,我也曾在野外看过庄稼,吃过那入口即...
评分2012才过了还不到一半,豆瓣上的不少红人都已经出了自己的书,在这世界末日之年,豆瓣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欢腾景象。对于混迹于豆瓣也算有一些时日的我来说,“风行水上”这个名字一点也不陌生,读罢这本书,发现一些文字原来早已看过,尤其最后那句“跟你那个朋友说,不要写了!...
评分概而言之,高军写《世间的盐》就好比柳敬亭讲《故事会》,阿尔莫多瓦拍肥皂剧,王梵志写打油诗,旁逸斜出一种味道。书中的故事皆是街谈巷议的平常事,就算你没经历过,也必定听人讲过;就算新闻里没有,评书里也该听过。但不同之处在于,他故事的角色都是突兀奇崛之人。...
豆瓣、公众号网文普通水平,比张嘉佳好一些吧,同一天看了李娟,差距大到震惊
评分本来是被作者的风趣吸引的,特别是那些用典故开的玩笑和讽刺。但是其内容不仅限于此,包罗万象,有马桥词典一样的魔幻乡村纪事,又有菜谱,还有小小说,甚至还有文艺评论。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沉迷于理念世界,读的东西、思考的东西都是来自于书本,又返回到抽象概念之中,而且英语的、关于世界的东西甚多。读到这样脚踏实地,富有中国情趣,没有被西化汉语污染的语言,的确有如吃补药一样纠偏的作用。
评分本来是被作者的风趣吸引的,特别是那些用典故开的玩笑和讽刺。但是其内容不仅限于此,包罗万象,有马桥词典一样的魔幻乡村纪事,又有菜谱,还有小小说,甚至还有文艺评论。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沉迷于理念世界,读的东西、思考的东西都是来自于书本,又返回到抽象概念之中,而且英语的、关于世界的东西甚多。读到这样脚踏实地,富有中国情趣,没有被西化汉语污染的语言,的确有如吃补药一样纠偏的作用。
评分世间的盐,喜欢这烟火气的名字,相应的也最喜欢食四味这一辑。
评分嬉笑怒骂肆意挥洒,烟火气书生气市井气,文字壮实饱满,有趣极了。有王小波的影子,画也极好。作者在这个人间狠狠地活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