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桑觉寺

诺桑觉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住了四年左右,他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丁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乔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体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可是治疗,可是医治无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

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简·奥斯汀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金绍禹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21.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4305
丛书系列:奥斯丁文集经典插图本
图书标签:
  • 简·奥斯丁 
  • 英国 
  • 小说 
  • 英国文学 
  • JaneAusten 
  • 外国文学 
  • 简.奥斯汀 
  • 诺桑觉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作家。本书是作者最早写成的一篇小说,一部极出彩的讽刺喜剧。痴迷于哥特式恐怖小说的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有时把现实生活也当成传奇故事中的虚拟世界。她被带着去巴思社交场合见世面,结交了虚情假意的索普兄妹,并与正直英俊的富家子弟亨利一见钟情后,受亨利的父亲蒂尔尼上将盛情相邀前去他家做客。在诺桑觉寺这所幽深、古老的宅子里,凯瑟琳脑海里浮现出恐怖小说中的可怖情景,上演了一幕幕可笑的历险记。嫌贫爱富的蒂尔尼上将听信索普的谗言,出尔反尔,对凯瑟琳冷酷地下了逐客令。然而爱情的忠贞最终战胜小人的谎言:教堂的钟声响了,人人都喜笑颜开。20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I finally finished the book. The plot is more arresting than that of Persuadion. I really feel the power of Miss austen's building up such a detestable character as John Thorpe who is all self-important, selfish, unscrupulous. She is not a admirable bro...  

评分

《诺桑觉寺》 【英】奥斯汀著 请恕我后知后觉,我看的第一本奥斯汀的作品竟然是25岁以后,看的还是他的习作《诺桑觉寺》。没想到这本遗作竟然是奥斯汀女士的第一本作品《苏珊》的修改本,而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经过奥斯汀悉心修改的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要知道,现在的...  

评分

《诺桑觉寺》 【英】奥斯汀著 请恕我后知后觉,我看的第一本奥斯汀的作品竟然是25岁以后,看的还是他的习作《诺桑觉寺》。没想到这本遗作竟然是奥斯汀女士的第一本作品《苏珊》的修改本,而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经过奥斯汀悉心修改的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要知道,现在的...  

评分

《诺桑觉寺》 【英】奥斯汀著 请恕我后知后觉,我看的第一本奥斯汀的作品竟然是25岁以后,看的还是他的习作《诺桑觉寺》。没想到这本遗作竟然是奥斯汀女士的第一本作品《苏珊》的修改本,而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经过奥斯汀悉心修改的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要知道,现在的...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结尾有些仓促了

评分

有没有这种感觉 读完简译本的小说以后写东西习惯用一个很长的句子 中间加上各种不相干的形容词... 囧!

评分

因为看麦克尤恩引了一段就放下了麦克尤恩看起了奥斯丁,还是觉得奥斯丁真好,在这本处女作里,她后期打动人们的技巧就初露端倪,游刃有余地控制对每个人物的反讽,然后开着上帝视角写人物被自身的局限所遮蔽以及洞开这个她永恒的主题,还有那个后期就再也没出现过的持续打断叙事提醒我们其自身存在的叙事者。不过最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还有整个场景/取材/立意/叙述上和哥特式小说的参照吧。但最近读奥斯丁最大的感受其实是她作品中去浪漫化的爱和一种森严的爱的阶级秩序,奇妙的交织在一起。

评分

两星半,简奥斯汀处女作,篇幅短故事简单,某种程度上不仅讽刺了(她的艺术一部分是建立在讽刺上的)当时一心图利,心口不一的上层人,还有流行的哥特小说,且在讨论小说时阐述了她自己对于小说的看法,譬如要展现人性,而非一味追求刺激与娱乐。回归到书本身,角色单薄,故事前后轻重不一,男主的心理几乎没有体现,看不出相爱,只是觉得潦草。这时候,简还太稚嫩了。

评分

快读完的时候去书店瞄了两眼原版,虽是奥斯丁最早写成的小说,却掩盖不了她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那句子结构回味无穷。18、19世纪的婚姻也许充满桎梏,中产阶级的乡间生活却有声有色,读来一点都不乏味。几页之后,角色各个跃然纸上,奥斯丁塑造人物的水平可见一斑。这也是我第一次先看电影再看原著的奥斯丁小说,像蒂尔尼先生这样气度非凡的英伦绅士真是迷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