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良荣,194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7月获硕士学位。著名的王中教授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作者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讲席教授与特聘教授。

作者专擅新闻学理论和国际传播,致力于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和世界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改革,著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中国传媒业的战略转型》等专著及一批学术论文。

近10年来,李良荣教授致力于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出版了《新媒体研究》专著,《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空间导论》等教材,主持了“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2015))” “互联网与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等大型调查,完成了全国性大型调查“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良荣
出品人:
页数:3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42.00
装帧:
isbn号码:97873091358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新闻传播学 
  • 考研 
  • 新闻学 
  • 李良荣 
  • b1新闻与传播-传播理论类 
  • 传播 
  • 专业 
  • 教材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本书被教育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后,作者第三次作重大修订后的第六版。

《新闻学概论》着重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

作者近三十年来先后写过五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本书是他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书中总结概括了当前不断发展着的新闻实践。本次修订作者站在时代高度,将中国新闻事业工作原则中的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舆论引导与监督原则分别独立成章,为互联网冲击下的中国新闻事业重塑发展方向,并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介绍传媒新业态、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生产新模式,提出了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的学科建设构想。

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教材,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的自学读物,也可供进修、提高新闻业务之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学这个是不是还挺牛B的?这年头记者还是很有钱的.而且新闻联播也跟这个分不开.但是专业还是数一数二的感觉。起码我就看不懂~ 再说狗仔队也算是新闻的一种了吧? 文娱播报那播靠长相吃饭的也算是新闻的了。现在有钱的都喜欢买个单反,没事就冲着几个演员瞎拍。开开发布会什么...

评分

入门必修,干媒体的都不是善茬,这些人都是从灰色世界中长大的。最光明的是什么?教科书和新闻联播。最黑暗的是什么?人心。  

评分

这就是教材啊。 这就是中国人写的教材啊…… 看了和没看一样。 没看就和看了一样。 但是所谓的“必读”,不看一下怎么安心吗。 所以……看一下目录吧! 你看,你看, 看一下目录就和看过了一样。  

评分

入门必修,干媒体的都不是善茬,这些人都是从灰色世界中长大的。最光明的是什么?教科书和新闻联播。最黑暗的是什么?人心。  

评分

学这个是不是还挺牛B的?这年头记者还是很有钱的.而且新闻联播也跟这个分不开.但是专业还是数一数二的感觉。起码我就看不懂~ 再说狗仔队也算是新闻的一种了吧? 文娱播报那播靠长相吃饭的也算是新闻的了。现在有钱的都喜欢买个单反,没事就冲着几个演员瞎拍。开开发布会什么...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言以蔽之,无党性不新闻。

评分

复试复习ing 本科学过的,很教材的教材

评分

【????7.12-7.15二刷】李良荣老师新出的第六版,这一轮看确实比五年前的第五版,内容与时俱进了很多。作为初级入门的书,我觉得详尽和清晰明了就足以。很多知识的内化和补充还是靠个人吧。因此比一轮的时候多加一星。希望接下来跟着侧影学长可以完善新闻学构架,夯实理论基础????【9.14-10.6三刷】这一次配合觅游的笔记,再结合自己这段时间所学,会发现其实新版谈到了很多深刻的内容,也符合时代的进程和发展,真的是一本一读再读都会有收获的书!李良荣教授真的不愧于业界泰斗!五星!

评分

要说李良荣教授的这本教程吧,全面当然是全面基础当然是基础好,当然是好,但是总归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严肃性上不及杨保军老师的《新闻理论教程》,可读性上也比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读起来就感觉,很多地方怪怪的。 当然大佬的与时俱进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原本以为仍然会局限于报纸,电台电视的老三样,但其实写到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关于中央厨房关于三台融合关于微博微信的内容。当然很多地方浅谈辄止啦,但是毕竟是很好的改动和尝试。 我有点不能接受的是,有些名词使用和常见说法不尽相同。比如“蚕茧效应”,习惯上还称之为“信息茧房”;“议题设置”应该还是“议程设置”比较规范吧...诸如此类,总让人有些出戏。

评分

写得真差。其实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