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的日常生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秦汉史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海外汉学 鲁惟一 汉学 生活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发表于2025-02-23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Loewe, Michael. Everyday Life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During the Han Period, 202 Bc-Ad 220. Hackett Publishing, 2005. 原著有131次引用,也还可以,翻译得是有点糟。如正文第一页第一段的这一句: “山顶洞人是生活在距今2-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人的后继者。” 这是几个意思?
评分大而空。让国人了解西方学者如何从文物角度解读中国文化,这个引进理由我服了。和邢义田的研究对比,高下立判。
评分关于汉代社会史提纲挈领的综述式简介,很薄的一本小册子,算是简洁明了。但是译介的价值来看,可能没有什么必要翻译成中文,作者虽然使用的是考古材料,但是实在是太过于简略,而且其所使用的考古资料其实也并没有超出传世文献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而且就考古材料的辨析与传世文献的互证以及考古材料所解决的传世文献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都没有体现出来,就这一点来说,本书的写作并不是那么的成功。
评分Loewe, Michael. Everyday Life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During the Han Period, 202 Bc-Ad 220. Hackett Publishing, 2005. 原著有131次引用,也还可以,翻译得是有点糟。如正文第一页第一段的这一句: “山顶洞人是生活在距今2-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人的后继者。” 这是几个意思?
评分王子今是梳理文献,他是靠文物索引,但不是扬之水那种精致的名物细考,名物只是一个穿引的经纬线,重心还是在讲史。薄薄一册,很快看完。
迈克尔·鲁惟一,英国著名汉学家。从剑桥的佩雷斯学院毕业后,他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工作。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2年他离开牛津大学,来到英国政府通讯部接受日语训练;同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1947年,他来到北京生活,此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开始研究非洲和东方文化。返回英国后,他任教于伦敦大学,主要讲授远东历史。1963年,他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剑桥大学,是剑桥大学克莱尔讲堂的成员,剑桥大学以他的名字设立“鲁惟一奖”专门用于奖励在中国文学方面表现突出的本科生。
作者从汉代考古文物入手,选取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吉尼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等馆藏文物,以及出土于中国本土的近百件重要文物,用文物说话,以中国*个封建王朝的断代史为叙述对象,采用“日常生活”这一独特的论述视角,从微观层面对一个历史时期宏大的历史景观进行了生动而真实的描绘。全书从汉代的历史语境出发,内容涉及政体、社会阶层、政府权力、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宗教与权力的关系、长安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生活、经济与贸易、农民及其耕作、手工业及工业技术。区别于其他汉学家对秦汉历史的研究,本书*特色的一方面是它的研究视角新颖,另一方面是对城市以及城市及乡村中人的社会活动的关注。
英国著名汉学家鲁惟一先生作品!
从文物实证角度,从“日常生活”着手,探讨汉帝国的各个层面!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