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钢琴鼓吹,期望爱乐尚未深知琴趣的朋友们,爱上它,迷上它,享受它!执迷不醒地做了几十《钢琴梦》。忧患余生,竟圆了美梦,躲进小楼得享了一番如痴如醉埋头乱弹之乐。更不想当演奏家,只求自得其乐也愿将自己腹笥中收罗的同人共享。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业余爱乐人写给初级、入门、乃至纯粹门外汉者看的书,钢琴器械的变化、音色的变化或者如pianoforte这样钢琴名称的起源,钢琴乐声的原理,每一个部分的作用解释等等诸如此类,的确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解释的通俗易懂,并且可以说,十分有趣。
评分说的比较宽泛,但是读得出作者真的很真诚。阅读的过程就是在check自己的常识是否过关。如果不是很了解的人看应该挺有受益的。后记台湾教授的评论太不客气了……
评分很好的一本关于钢琴音乐的入门书
评分很有意思。印刷不错,价格便宜。
评分噢,可怜的乐器,贝多芬如是说。洋琴可谓“三进宫”,一进明宫,二进清宫。1866年,张德彝在上海,过十里洋场,见“洋女拨弄洋琴,琴大如箱,音忽洪亮忽细小,参差错落,颇觉可听”。现代钢琴,其鼻祖在意大利,piano-forte “轻重琴”后移植入英语,但俄语却颠倒原词为“重轻琴”,又造新词另译了平台琴。德语称平台琴为“翼”,牵扯出音乐术语文化纠缠种种,又如郭嵩焘听琴所云的“盖高调也”,辛老为之头痛,“不解何意,令人闷闷”。由萧友梅想到李惟宁,再由李惟宁想到贡布里希,这位图像大师在八十年代一边遭受丹托等人的批判,一边成为大陆艺术史界的遥远精神引领者,又是段研究文化吞吐的重要史料。原名《钢琴文化三百年》,还是现在的名字好,不称史,不称散文,一段念想而已,也可逃脱如附录这般的批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