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果戈理(1809—1852),俄国小说家、剧作家。由于果戈理的创造性劳动,小说才开始在俄国文学中取得了支配的地位。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他为“俄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主要作品有《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钦差大臣》和《死魂灵》等。
译者:
满涛(1916—1978),原名张逸侯。江苏吴县人,生于北京。1935年入复旦大学就读,未毕业即东渡日本学习俄语,1936年赴美学化学。1938年初赴法学法文。同年回国。先后在时代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处工作。译作有契诃夫的《樱桃园》《别林斯基选集》《果戈理短篇小说集》等。
许庆道(1933—2012),江苏苏州人。青年时代曾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画,后改攻俄罗斯语言和文学。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语言系,并留校任教。译有《死魂灵》《外省散记》和《我的沙龙》等。
《死魂灵》的目标是“从一侧面来表现全俄罗斯”,它的出版“震撼了整个俄罗斯”,也使果戈理跻身于世界级经典作家之列。小说通过骗子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以图营利的奇异故事,全方位揭示了帝俄社会的腐败和农奴制没落的真相,由此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俄罗斯心灵的真实状态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剖析和观照。果戈理善于通过喜剧性的细节来折射生活被肢解、生命被窒息、生存被僵化的艺术才华,在本书中得到了最出色的表现。
《死魂灵》堪称是一部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世情小说,果戈里对俄罗斯全景式的洞察广度令人惊叹。便诚如赫尔岑所言: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把俄国官僚的病理解剖的如此完整。 但细想文中诸般风物人情,皆不像是会存在于真实现实中的实体,而是“杂取种种人,合为一体”的艺术真...
评分如果有第三部,乞乞科夫是否还会干着贩卖“死灵魂”的活计?在他经历了一系列“无妄之灾”之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那些诱惑还会那么强烈地吸引着他吗? 我想,他依然会坐着那辆通常只有光棍汉才会乘坐的相当讲究的四轮轻便马车,身体力行地丈量着俄罗斯的土地,一直...
评分虽然西人早有评论,认为果戈里的文学作品俄罗斯主题太强,其地方性也许会阻遏别国读者的理解力,但上世纪鲁迅先生却有异声。他将此书译成中文,并大加推介,声言可为国人观照自身机理之用。 通读此书,知鲁迅之言非虚也。 主人公巴维尔•伊凡诺维奇•乞乞科夫的罪恶的直...
评分虽然西人早有评论,认为果戈里的文学作品俄罗斯主题太强,其地方性也许会阻遏别国读者的理解力,但上世纪鲁迅先生却有异声。他将此书译成中文,并大加推介,声言可为国人观照自身机理之用。 通读此书,知鲁迅之言非虚也。 主人公巴维尔•伊凡诺维奇•乞乞科夫的罪恶的直...
评分自诩为一个书虫未免装逼,我是从玄幻转投文学的,因为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不被满足,加之被社会洗礼,学了点道不明的功利后,我对看了近十年的玄幻YY彻底失了兴趣,所以才一步步开始拜读文学,说真的一开始并不认可鲁迅的冷幽默,觉得他写的太过晦涩,当然不排除是学校...
果戈里塑造人物确是一绝,但总感觉《死魂灵》作为一本小说缺了点什么。纯以人物撑起全篇太粗糙了。
评分后面一部是原稿遗失的原因还是怎么地写得有点不搭呀,感觉烂尾了,看到那句“人人都要求别人爱他,小姐,有什么法子呢,连牲口也喜欢人家抚摸它呀,它会从木栏里为此探出头来:喏,摸摸我吧。”果戈里有点可爱呀。
评分后面一部是原稿遗失的原因还是怎么地写得有点不搭呀,感觉烂尾了,看到那句“人人都要求别人爱他,小姐,有什么法子呢,连牲口也喜欢人家抚摸它呀,它会从木栏里为此探出头来:喏,摸摸我吧。”果戈里有点可爱呀。
评分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普流希金,乞乞科夫。
评分讽刺天才的社会小说。 3颗星 人物鲜活,情节单薄。读起来稍感无趣。 btw最后一段+半颗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