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與迴應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費正清 海外中國研究 中國近代史 曆史 近代史 中國史 曆史學 社會學
發表於2025-02-07
衝擊與迴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史料羅列
評分“衝擊與迴應”是研究中國近代前期曆史的常用範式之一,英文版初次發錶於上世紀50年代,研究時段是1839至1923年。這一觀念容易誤讀為西方衝擊在前,中國迴應在後,但作者本意是要強調“西方衝擊”僅僅是中國多樣圖景中的元素之一,我們必須將其置於中國的總體曆史中去考察,這個書名更多隻是一種隱喻。為瞭還原曆史真相,書中大量引用瞭奏議、雜文和日記,業餘讀者容易覺得枯燥。又由於中文版實在來的太晚,稍微有點專業知識的讀者又很難在讀後有新的收獲,書的價值有點尷尬。
評分“衝擊與迴應”是研究中國近代前期曆史的常用範式之一,英文版初次發錶於上世紀50年代,研究時段是1839至1923年。這一觀念容易誤讀為西方衝擊在前,中國迴應在後,但作者本意是要強調“西方衝擊”僅僅是中國多樣圖景中的元素之一,我們必須將其置於中國的總體曆史中去考察,這個書名更多隻是一種隱喻。為瞭還原曆史真相,書中大量引用瞭奏議、雜文和日記,業餘讀者容易覺得枯燥。又由於中文版實在來的太晚,稍微有點專業知識的讀者又很難在讀後有新的收獲,書的價值有點尷尬。
評分用“衝擊-迴應”模式考察瞭近代中國應對前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思想流變。從器物、到製度、到文化思想,使用瞭很多當時代錶性精英人物的文字來記述那段曆史。至少反映瞭當時知識分子、官員對國傢民族命運的思考與救亡圖存的努力。近百年時間,多少思想傢被拍在沙灘上,多少後生前僕後繼,又有多少普通人被時代裹挾碾壓。一個難忘的、痛苦、巨變的時代。如何應對西方強勢擴張、理解陌生文明,又如何在變革中存續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是直至今天的我們都需要思考探索的問題。
評分在廣州博爾赫斯書店閱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 1907—1991),著名曆史學傢,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
鄧嗣禹(1905—1988),湖南常寜人,著名曆史學傢、漢學傢。
譯者陳少卿,河南開封人,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生,主攻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費正清主編並撰寫導論
中國近代思想領域的文獻匯編與評論的完美結閤
◎ 編輯推薦
費正清提齣的“衝擊-迴應”理論,影響瞭20世紀後半葉的海內外關於近代中國的研究。本書將中國近代重要的曆史文獻組織在“衝擊-迴應”的理論框架下,將原本零散的史料整閤起來,探討瞭在西方挑戰的刺激 下,中國長久穩定的意識形態和知識階層做齣瞭怎樣的迴應。
現代讀史更多的是接受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如果可以直接接觸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每個人又會看到怎樣不同的曆史麵嚮呢?這本史料與評論的匯編是我們的嘗試。
◎ 內容簡介
本書在“衝擊-迴應”模式的框架下,試圖分析中國近代曆史上一條重要的綫索:麵對西方的強勢擴張,中國精英階層如何理解這個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續本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體製。本書通過選取近代曆史文獻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經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現瞭近代中國幾代先鋒人物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 名人推薦
如何認識西方是近代中國的思想主題。一部中國近代思想史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就是中國對西方的認識由錶及裏、從淺到深的曆史發展過程。本書為我們理解這一曆史過程提供瞭基本文獻和入門初階。
——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非常重要的作品。我們甚至無法以三言兩語概括本書所呈現史料的珍貴性。作者在介紹本書的寫作背景時對這部作品做瞭精彩勾勒,他們對近代中國思想傢的評論極具啓發性。
——《美國曆史評論》
對於那些喜愛思想史的人來說、本書是對將近一個世紀的中國思想領域的文獻的匯編及評論的完美結閤。作者將學界的研究成果精煉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模式。
——《美國政治與社會科學院年鑒》
历代王朝都需要一个正统思想来保证社会的平稳,而外来文化和非正统思想就成为了对王朝的潜在威胁,这也导致了在被武力打开国门之前,通过传教士以核心传导的外来文化局限于技术而非思想方面。而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下,西方一直被认为纳入朝贡体系下的国家,而他们岂是池...
評分我怎么一按读过,我当时写的感想都没了啊?幸亏自己保存了,抄在这吧: 我的印象里,感觉对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近代史大多都集中在共和国建立后,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导致很多人(包括我)对晚清史的了解直只停留在中学教科书上,而且这里面有相当大的误导。这本书是提供了...
評分有些人认为,前近代或“传统”的中国是陈旧、停滞、落后、一成不变的。这种看法去实际甚远。中国社会一直变动不居,新旧制度、价值观念不断嬗替。但是肉眼可见西方的确改变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时至今日,所谓的“美帝国主义”仍在制裁中国方面发挥着作用。 本书关注的是...
評分本书是费正清1956年为西方学者编写的中国近代思想文献资料,其中传达了他的“冲击与回应”解释。 在中学的最后一年读此书,才发觉“冲击与回应”解释已经贯穿了中学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成为仅次于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的历史解释。书中所摘录的作品,大概也有1/3在历史材料题中见...
評分用冲击与回应这样的模式来考察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不知道费老是否是这一模式的创始人,但我觉得费老在序言中对中国史学界后起之秀的期待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比费老这书要写得好。 费老这书用人物来串起整个近代史,总觉得有些凌...
衝擊與迴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