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談往錄

戊戌談往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陸建德 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83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1990年獲劍橋博士學位。多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2010年調該院文學研究所,任所長兼《文學評論》主編。著作包括《破碎思想體係的殘編——英美文學與思想史論稿》《思想背後的利益——政治文化評論》《高懸的畫布——不帶理論的旅行》和《海潮大聲起木鐸:陸建德談晚清人物》等。近年從事中國近代史和魯迅研究,現為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講席教授。

出版者:北京齣版社
作者:陸建德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9-5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014338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陸建德 
  • 近代史 
  • 晚清 
  • 政治 
  • 文化 
  • 掌故 
  • 戊戌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曆史敘述多裂隙,所幸的是我們或許能夠在隙縫中窺見一些建構‘史實’的動機。

編輯推薦

曆史的真相可否還原?宏大敘事對於過往的呈現也會有疏漏?細緻入微的察閱會否揭開不為人所知的許多方麵?一個時代、民族、國傢要以怎樣的心態來迴應過去?是否在正視過去的同時,也將找到審視當下及未來的方嚮?作者說:“一個偉大的國傢必須有色彩豐富的曆史記憶和滲入本能的愛國思想,不然不足以應對形形色色“分”的挑戰。我們還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語言來與自己的過去對話。”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四川保路運動。以往,學界對保路運動的研究過於依賴反對鐵路國有的宣傳材料,而忽略瞭成都紳商爭奪地方財權的動機。本書試圖揭示運動的部分真相,並指齣地方分離主義勢力與清廷必要的集權行為形成衝突,最終導緻局麵失控。自此之後,地方勢力坐大;而所謂的共和,掩蓋不瞭國傢已接近分裂的事實。辛亥革命研究應該引入新的視角,尤其應該重視列強如何利用內亂加強對中國的控製。本書還對晚清社會的腐敗現象有所關注。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读陆建德先生的《戊戌谈往录》(北京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见该书首篇《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中提到“中国式想象”,感觉这个命题挺有意思,不妨借此展开说点儿什么。 这个命题是由赛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生发而出的。赛金花与瓦德西的故事,史家不予采信,社会上...  

評分

陆建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兼《文学评论》前主编,现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席教授。近年从事中国近代史和鲁迅研究,著作包括[《戊戌谈往录》]《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等。 赛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史家不予采信,社会上却流传着相当之多的版本。在各种...  

評分

国人皆知戊戌变法,知道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但很少去深究响当当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就失败了,为什么大清国最后一败涂地。陆建德的《戊戌谈往录》深度挖掘历史细节,从历史的边边角角里一层层剖开戊戌变法失败的人、地、事等因素。细致入微的察阅,综合性地帮助读者建立对戊戌...  

評分

读陆建德先生的《戊戌谈往录》(北京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见该书首篇《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中提到“中国式想象”,感觉这个命题挺有意思,不妨借此展开说点儿什么。 这个命题是由赛金花和瓦德西的故事生发而出的。赛金花与瓦德西的故事,史家不予采信,社会上...  

評分

每一个行将就木的帝国,都有着相似的命运。然而时局中的政治人物虽然可以感受大厦将倾的无力感和历史洪流下的无可奈何,却难以预言哪一桩事件成为了葬送帝国的导火索。对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来说,它最终的命运完美地契合了知识分子们津津乐道的托克维尔悖论:“一个政...  

用戶評價

评分

陸建德,原社科院外文所所長,現任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講席教授。本書算是晚清民國史的一組讀書筆記,就如他自己所說,對於《四川保路運動資料》的讀書筆記,這些讀書筆記應該說想要對晚清民國史研究有所針砭。這本小冊子,是由多篇文章組成,內容涵蓋瞭八國聯軍、保路運動、新文化運動、聯省自治運動、還有建國後的楊絳與鄭振鐸。這些主題,從曆史學角度來看,其實不能算是係統,隻能是說提供瞭一些有意思的視角。而且,這些視角與八十年代的聲音並沒有太多的區彆,比如硃維錚的《走齣中世紀》的文字,其實遠比本書更為犀利,而且這都是三十年前的作品瞭。後來,硃維錚的《重讀近代史》,其實也已經涉及到上述的許多問題,不知道陸先生是否參考過。從文章總體上看,本書的文章其實還是在批判前三十年教科書構建的曆史話語,但是我們已經是改開四十年瞭。

评分

近代紛繁復雜的史料,兼而讀之,需有自己的觀點及判斷

评分

-_-其實我對辛亥革命那一段歷史不太瞭解,「保路運動」對我而言隻是歷史書上過眼即忘的一個詞語。作者在書裡為我們豐富瞭很多歷史的細節,比如說成都地方財權爭奪、地方勢力與清政府衝突和晚清社會的腐敗問題,填補瞭我對這一段歷史的空白吧。最喜歡作者的一句話是:「一個偉大的國傢必須有色彩豐富的曆史記憶 和滲入本能的愛國思想,不然不足以應對形形色色『分』的挑戰。我們還需要有新的想象和語言來與自己的過去對話。 」

评分

保路運動,五四運動諸篇可讀,且作者立意較新,不同於主流,但立論非此即彼卻又粗疏,陷入一個為假設而拼命湊論點的窠臼中,未能綜閤當時時勢分析民眾何以至此,終究導緻文章為追求自洽性而墮入淺薄的陷阱。

评分

文章閤集,其中幾篇關於保路運動的文章,以及關於辛亥革命的文章,可以關聯起來看。 對保路運動做瞭另一種解讀,主要從財政權的角度,分析清末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矛盾和博弈。這個角度不那麼“偉光正”,卻聚焦在實質的利益爭奪上,可以結閤以往的觀點看。 《廚子於八》《校長之憂》幾篇也很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