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莱内·马里亚·里尔克 (1875-1926)
Rainer Maria Rilke
二十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也用法语写作。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及法国。著作丰富,包括诗歌、小说、剧本、书简等。代表作有《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译者: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诗》等。曾当选瑞典、奥地利等国科学院院士,并曾获歌德奖章。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 20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关于创作、人生、孤独、爱、自我、职业的诗意对谈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内容简介】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1903年至1908年,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里尔克与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书信往来不断。本书辑录了里尔克的十封回信,在这些信中,里尔克解答了关于创作、人生、孤独、爱、自我、职业等诸多问题,这些亲切诚挚的话语,是迷茫时的亮光,是困顿时的力量,给予青年人真正的指引。
书中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冯至论里尔克四篇,以及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作为一个诗人,里尔克并不相信语言有何种魔力,因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到达的空间。“那些问题与情感在它们的深处自有它们本来的生命,没有人能够给你解答;因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
评分1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重量几乎感觉不到,这本书的主体由十封信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现在的通用信纸来写,也就是一页两页的篇幅,因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非常舒适。 这些信是很特殊的,之所以说它们特殊是说这些信虽然是私人信件,但是由于通信者...
评分里尔克的这本小册子,是他和年轻人卡卜斯通信的结集,探讨的内容有关文学,更有关人生。事实上,一个古典一点的说法,“文学既人学”,不论一个人是否写作,仅仅看他推崇怎样的文字,其实便很容易了解他希冀怎样的生活。 当然,写信向一位同时代的诗人求助,青年诗人的苦恼...
评分 评分里尔克的这本小册子,是他和年轻人卡卜斯通信的结集,探讨的内容有关文学,更有关人生。事实上,一个古典一点的说法,“文学既人学”,不论一个人是否写作,仅仅看他推崇怎样的文字,其实便很容易了解他希冀怎样的生活。 当然,写信向一位同时代的诗人求助,青年诗人的苦恼...
整本读下来舒服,诗人写评论都那么美
评分“只要是艰难的事 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
评分21/30@2019 3.5星。语言很智慧
评分这本小书我是见一个版本读一次了,许多东西反反复复得以印证,就像在黑暗中向外摸索,总能遇到自身。
评分冯至的译笔让人沉醉。里尔克值得全心全意地去爱。给青年诗人的信,劝诫只是表象,他们只是交付真心地交谈。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有神性的却清醒的人,是里尔克,加缪,帕斯捷尔纳克,以及纪德,还有夜,还有风。生命让人沉溺,你将永远饱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