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灝,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長期擔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曆史係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現為颱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彆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1971)、《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987)、《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1989)、《張灝自選集》(2002)、《時代的探索》(2004),他還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轉型時代與幽暗意識》作為張灝教授的自選集,收入瞭他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一些代錶性文章。全書分為“軸心時代”“幽暗意識”、“近代思想史上的轉型時代”、“五四與大革命”、“傳統與現代化”五個部分。該書討論瞭中國思想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如轉型時代、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儒傢的經世思想和道德理想主義、關於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起源等等,這些問題無一不與中國知識分子近二十年的思想焦點密切相關。
张灏先生,是当世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学者。他的著作,专书计有三种,分别是《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由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译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890—1911》(由Chinese Inte...
評分张灏先生,是当世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学者。他的著作,专书计有三种,分别是《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由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译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890—1911》(由Chinese Inte...
評分张灏先生,是当世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学者。他的著作,专书计有三种,分别是《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由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译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890—1911》(由Chinese Inte...
評分张灏先生,是当世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学者。他的著作,专书计有三种,分别是《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由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译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890—1911》(由Chinese Inte...
評分张灏先生,是当世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学者。他的著作,专书计有三种,分别是《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由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1890-1907译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890—1911》(由Chinese Inte...
“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中國近代轉型時期的民主觀念”、“中國近百年來的革命思想道路”、“新儒傢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收入許紀霖編選的《現代中國思想史論》。“一個劃時代的運動——再認戊戌維新的曆史意義”收入鄧文初編《曆史在此轉嚮》。“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傢思想中的政教關係”一文,復旦哲學係吳震教授在《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中國政教問題再思》中專章予以討論,指齣張灝對硃子文本的解讀有失誤,「以硃子為代錶的道學傢高舉天道”旗幟,要求君臣共同遵守,因為道統在政統之上,政統須以遵從道統為前提,這就說明儒傢政教觀並不是一元論的立場,而是錶現為二元論下的政教依賴之形態。」“德禮、刑罰為政教之本、用”,政教問題需要認真考察。
评分“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中國近代轉型時期的民主觀念”、“中國近百年來的革命思想道路”、“新儒傢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收入許紀霖編選的《現代中國思想史論》。“一個劃時代的運動——再認戊戌維新的曆史意義”收入鄧文初編《曆史在此轉嚮》。“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傢思想中的政教關係”一文,復旦哲學係吳震教授在《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中國政教問題再思》中專章予以討論,指齣張灝對硃子文本的解讀有失誤,「以硃子為代錶的道學傢高舉天道”旗幟,要求君臣共同遵守,因為道統在政統之上,政統須以遵從道統為前提,這就說明儒傢政教觀並不是一元論的立場,而是錶現為二元論下的政教依賴之形態。」“德禮、刑罰為政教之本、用”,政教問題需要認真考察。
评分需要修改一下評語,半年以後再讀這裏麵的東西,覺得實在是。。。just so so 果然我還是無法接受這一派的路子。 ps:難道張院士的論文就可以不用齣注嗎? (指某篇著名論文)
评分“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中國近代轉型時期的民主觀念”、“中國近百年來的革命思想道路”、“新儒傢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收入許紀霖編選的《現代中國思想史論》。“一個劃時代的運動——再認戊戌維新的曆史意義”收入鄧文初編《曆史在此轉嚮》。“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傢思想中的政教關係”一文,復旦哲學係吳震教授在《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中國政教問題再思》中專章予以討論,指齣張灝對硃子文本的解讀有失誤,「以硃子為代錶的道學傢高舉天道”旗幟,要求君臣共同遵守,因為道統在政統之上,政統須以遵從道統為前提,這就說明儒傢政教觀並不是一元論的立場,而是錶現為二元論下的政教依賴之形態。」“德禮、刑罰為政教之本、用”,政教問題需要認真考察。
评分按需。似乎是寶寶的。《轉型時代與幽暗意識》作為張灝教授的自選集,收入瞭他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一些代錶性文章。全書分為“軸心時代”“幽暗意識”、“近代思想史上的轉型時代”、“五四與大革命”、“傳統與現代化”五個部分。該書討論瞭中國思想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如轉型時代、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儒傢的經世思想和道德理想主義、關於五四思想的兩歧性、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起源等等,這些問題無一不與中國知識分子近二十年的思想焦點密切相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