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绘画等,均成就斐然。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作品广受欢迎,被翻译成53种语言,总印数超过1.4亿册。
【译者简介】
江月,专业译者,现居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硕士,世界文学博士,擅长历史文化、文学类图书的翻译工作,代表译作有《西方的没落》《寂静的春天》等。
本书是一本诗意哲理交相辉映的伟大小说,作者以摄人心魄的笔法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中的折磨,追索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故事。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著名作家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荒原狼》是德国文学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在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该书写作于《悉达多》之后,也正是他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后的成熟作品。黑塞受到尼采将人性看作是“激情与秩序在内心的双重冲动”的看法的影响,在这本书里主角哈里·哈勒尔就借用了荒原狼这一区别于人的孤独形象...
评分《荒原狼》是德国文学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在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该书写作于《悉达多》之后,也正是他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后的成熟作品。黑塞受到尼采将人性看作是“激情与秩序在内心的双重冲动”的看法的影响,在这本书里主角哈里·哈勒尔就借用了荒原狼这一区别于人的孤独形象...
评分《荒原狼》是德国文学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在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该书写作于《悉达多》之后,也正是他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后的成熟作品。黑塞受到尼采将人性看作是“激情与秩序在内心的双重冲动”的看法的影响,在这本书里主角哈里·哈勒尔就借用了荒原狼这一区别于人的孤独形象...
评分《荒原狼》是德国文学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在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该书写作于《悉达多》之后,也正是他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后的成熟作品。黑塞受到尼采将人性看作是“激情与秩序在内心的双重冲动”的看法的影响,在这本书里主角哈里·哈勒尔就借用了荒原狼这一区别于人的孤独形象...
评分《荒原狼》是德国文学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在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该书写作于《悉达多》之后,也正是他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后的成熟作品。黑塞受到尼采将人性看作是“激情与秩序在内心的双重冲动”的看法的影响,在这本书里主角哈里·哈勒尔就借用了荒原狼这一区别于人的孤独形象...
我顶住一切烦恼忧伤,依旧热爱这疯狂的世界。
评分1.每个人都有一千个灵魂,其中有一个是荒原狼。 2.荒原狼孤独于世,渴望人世的温暖,只有获得世俗的快乐以及“绞刑架下的幽默”可以拯救他,让他活下来。 3.“他人原则”,我中有他,他中有我,许多个变为一个。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
评分我感觉那闪光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向着天空飞去,只留下金色的痕迹
评分《荒原狼》是黑塞对尼采那句“人性…是激情与秩序的双重激荡”的演绎。主角荒原狼身上存在的矛盾原本应当在其50岁时按其计划的自杀来了结,没想到他在酒吧中遇到了能理解他的女人,还在其帮助下逐渐学习“杀死了”自己别扭的一种个性,也融入了他原本无法理解的生活当中。小说结构很精巧,由房东偷窥古怪房客的手稿为第一层结构,房客的日记中又半真半假的叙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尤其是最后的魔法剧院中层层叠叠的幻象的描写尤其引人入胜,妙趣无穷,盖过了前半截黑塞乏味而简单的对“市民精神”的讨论。
评分其实很多观点我都是讨厌的,可能就像我讨厌自己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